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画坛大家李苦禅也曾和梨园交游甚深 不仅学戏练功也正式登台演出

2018-11-22 10:19 编辑:TF020 来源:北京晚报

李苦禅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一代大家,他是继齐白石先生之后,把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在新时期发扬光大的大师高足。李苦禅除了爱画画,还有一大痴好,那就是迷戏。他自幼习武、学戏,到后来票戏、演戏,与戏曲名角与梨园耆宿交游颇深;他给众多梨园弟子教画,也为书画弟子说戏。像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这样的梨园名角兼事书画者不在少数,但是涉足梨园的书画家并不是很多,可以说,二十世纪的画坛诸家,能与梨园交游如此之深的,唯李苦禅一人。

作者:马明宸


李苦禅扮演《铁笼山》之姜维

李苦禅在童年时代就迷恋家乡山东高唐的庙台戏,后来在国立北平艺专求学期间又迷上了尚派武生始祖尚和玉先生的大武生戏。有段时间,李苦禅每天天黑之后就偷偷翻墙出去看戏,后来,他正式拜在尚和玉先生门下学戏。上世纪二十年代,李苦禅在攻画之余坚持吊嗓练功,常到前门的老爷庙与票友们排演练戏,他模仿刘派的唱腔吊嗓子,引来不少路人驻足细听。而武生表演中的站桩、走台、起霸等基本动作,以及戏曲《铁龙山》、《回荆州》等回目中的一招一式,李苦禅都请尚师言传身教,他自己也下真功夫苦练。在李苦禅看来,这不仅仅是为了上台,还可以当作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

李苦禅与尚和玉师友情深,非同一般,即使在李苦禅微贱之时,尚师也常去探望,还没进门就来一嗓子:“苦禅在家吗?”因为有功夫在身,于平素生活中不能完全丢掉舞台上的习惯,他出语带韵且声若洪钟,往往会惊动四邻。为了练好京剧《铁龙山》中姜维的戏,尚先生把自己的上台行头借给李苦禅在台下练习时使用,还花钱雇了四个跑龙套的陪练。因为这场戏的表演需头、手、脚并用,还要做不同的动作,身法反转腾挪,几趟走下来颇耗体力,四个陪练身上就像浇了水一样;李苦禅扮穿的胖袄脱下后,也能拧出半盆子水来,可见其用功。

上世纪三十年代,李苦禅受邀赴杭州国立艺专教授中国画,因此结识了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盖叫天以“活武松”名震南方梨园,他本名张英杰,而李苦禅原名李英杰,两位“英杰”相遇,颇有英雄相见恨晚之意。李苦禅经常登门讨教,两人相互切磋,渐成挚友。后来,李苦禅响应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以戏曲加强美育”的号召,力倡将京剧引入杭州艺专的国画教学中。他带头自筹经费创办了校内业余平剧(即京剧)团,聘请师傅前来说戏,并与学生们一道“面敷粉墨、躬亲排场”,广受师生欢迎。此举在当时的全国美术院校中有率先垂范的重要意义,艺专师生们都夸李苦禅是文武全才,在画苑留下一段梨园佳话。

李苦禅不仅学戏练功,还曾正式登台演出,有过为时不短的舞台生涯。上世纪二十年代,李苦禅在革命团体“左联”组织的义演活动中扮演过《霸王别姬》中的项羽;上世纪三十年代杭州艺专的业余剧团上演剧目《白水滩》,李苦禅扮演了十一郎。另外,在扮演《别窑》中的薛平贵时,李苦禅独自揣摩,杜撰出了一个上马的动作,博得满堂喝彩。1961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教学时期,学校工会剧团上演《群英会》,六十二岁的李苦禅戏瘾不减,亲自扮演赵子龙登台亮相,虽然做起底厚、硬靠的老路术起霸动作来,他已是勉强而为,但仍旧喝彩山响,可谓宝刀虽老、壮心不已。与李苦禅交厚的梨园老友李洪春先生曾评价李苦禅的戏曲表演,说他在台上非常认真,一招一式处处到家,绝不潦草马虎,一看就知道是学过、练过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准地方、有准谱,一板一眼有条不紊、中规中矩,是那么个意思。所以李苦禅串戏时,很多梨园同行会前来观看,大家想看的,就是他这股子认真劲儿。

正因为对传统书画与戏曲有深刻的实践,李苦禅对这两种艺术的领悟和见解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泛而谈。他经常在国画教学中“以戏喻画,以戏讲画”,说中国画是写意的绘画,中国京剧也是写意的戏剧,二者在很多表现手法与美学规则上具有相通之处。比如戏曲的基本表演程式和传统书画的笔墨技巧,戏曲的虚拟表现手法与国画的“计黑当白”的理念,唱腔与笔墨对于形而上意韵的追求等,都是戏画一理,所以搞中国书画的人不接触戏曲知识是一大遗憾。另外,李苦禅大写意花鸟画用笔的干净利落,笔墨的雄酣霸气,与他在戏曲表演中惯演大武生的审美风韵相一致;他常以拳参画、以戏参画,在画中于险绝之处别开生面,使二者相互融汇生发。而平日的课堂教学中,各类戏班旧闻及戏谚散论,即兴创作和赶场故事,李苦禅更是信手拈来、如道家珍;讲到兴起处,他还为学生们亮几个招式,走一圈碎步,学生们看得如痴如醉,感佩不已。

晚年的李苦禅虽然演不了戏了,可雅兴不减当年。他结识了萧长华、张君秋等一大批梨园子弟,以及曹禺、焦菊隐等影视演艺界的名家,还为众多梨园弟子教授绘画,这其中就包括著名京剧武生袁金凯、话剧表演艺术家蓝天野等人,他们都在书画方面或受教于、或请益过李苦禅。此外,晚年的李苦禅还保持着对戏曲事业的密切关注:1977年他与著名演员赵丹见面,对他主演的电影《武训传》给予了高度肯定;1980年北京人艺恢复演出老舍先生的经典剧目《茶馆》,曹禺先生邀请李苦禅到首都剧场,他前往观剧并与演员郑榕、于是之以及弟子蓝天野合影留念;1982年李苦禅在观看电影《少林寺》后大为叹赏,主演李连杰以及剧组人员闻讯后登门拜访,丹青耆宿与梨园子弟欢聚一堂……

李苦禅先生逝世后,后人在为他举办的纪念活动中,除了书画作品的展陈外,还会特别回顾李苦禅在戏曲方面的成就。1993年在“纪念艺术大师李苦禅先生逝世10周年”的回顾活动中,筹办方组织上演了李苦禅生前多次参与演出的大武生重头戏《铁龙山》,还有他生前最为赞赏的、明代艺术家徐渭的代表作《四声猿》。2009年“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在沈阳、杭州与北京巡回举办,组织者在中国戏曲学院举办了传统经典曲目的演出。锣鼓开处、聚光灯下,那闪亮的形象跳出,那铿锵的韵白响起,不由得让人想起李苦禅笔下的旁逸侧出与彩墨灵光,画耶,戏耶,手、笔、彩、墨一起舞动,把观者带向另一个世界。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20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