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运河情》演出漕运文化,乾隆年间的运河盛景被搬上舞台
通州是大运河北端的起点,也是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扎根25年的土地。去年,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历时8年打造的音乐剧《天地运河情》首演,乾隆年间的运河盛景被搬上了舞台。在国家艺术基金和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支持下,修改后更加流畅“好看”的《天地运河情》于上周再次登台。
《天地运河情》中传奇故事的缘起,在于一幅隐藏了京杭大运河漕运信息的《潞河督运图》。它不仅勾连起了一个画师世家的兴衰命运,也见证了乾隆、画师冯河生与女子芸娘之间凄美的爱情纠葛。虽然情节多有虚构,但《潞河督运图》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历史瑰宝。这幅绘制于乾隆年间的画作目前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中,高41.5厘米,长680厘米,全图以督运官舫为线索,以盐坨春季开坨为核心,向左右两侧展开,图中绘有各类船只64艘、人物820余个,记录了乾隆年间潞河漕运经济、商贸和民俗的盛况。国家博物馆为《天地运河情》的创作提供了全力支持,不仅授权剧组使用《潞河督运图》的高清电子拷贝版,还在前期调研、历史文化挖掘上给予了许多帮助。
“我们在运河边上成长,有责任把大运河的文化传承下来。”担任《天地运河情》总导演的正是北京现代音乐学院院长李罡。八年里,主创团队一边沿着运河两岸采风,一边做了许多相关的功课,其间的艰难无需赘言。“漕运文化起初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但现在我们已经能成功地把它展现在舞台上。”李罡觉得特别骄傲的是,在《天地运河情》里,史书记载的三月开河时热闹盛大的开漕节从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直观的呈现,百余人的场面让
音乐是《天地运河情》的一大亮点所在。尽管时代背景设置在了清朝,《天地运河情》的音乐风格却没有一味地追求古典,比如当反派角色“曹子邦”唱起“冯府灭门只为图”时,舞台上昏暗的灯光摇曳,响起的伴奏是十足的爵士风。“我们把爵士、摇滚、民族民间和其他很多种风格进行了融合。”李罡和主创团队最初也担心观众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尝试,“但现在看来,穿着清朝的服装跳爵士,大家都很认可,也觉得很亲切。旋律是民族的,但包装的方式是世界的,西方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高倩
流程编辑:TF021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