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封面

古村拾遗:妙峰山下玫瑰谷里涧沟村 庙会延续四百年

2016-08-01 12:00 编辑:TF006 来源:作者

不久前,妙峰山传统民俗庙会再次让人们一睹延续了四百年的传统习俗。眼下,烈日炎炎,即便没有庙会,妙峰山也是人们避暑的选择之一。而要想欣赏四百年香火缭绕的妙峰山,必须经过一个古村:涧沟村。

作者 马淑琴 李迎杰


1_调整大小

 妙峰山仙境 王建忠 摄

涧沟村辽代建村,因村址位于妙峰山下东沟、北沟、西河沟三条山沟交汇之处,故村名为‘三岔涧’,1943年改称为涧沟村,沿用至今。从古至今,到妙峰山的香客和学者都会住在涧沟村,这个位于山谷中的小山村,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恬淡超然于物外,宛若世外桃源。

除了盛极一时的妙峰山庙会,涧沟村的玫瑰谷也广为人知。每逢花季,满山的玫瑰花成为涧沟村的另一道风景。

涧沟村距市中心55公里,以前不通车,现如今,新修的公路一直修到村里。在地铁苹果园西站乘892路公交,不到一个半小时便直抵涧沟村;若自驾车,走阜石路到门头沟,再沿109国道从担礼路口向北走担涧路约16公里,便是涧沟村。

如今住着几百户人家的小山村,依然保持着古风古貌:沧桑的老槐守望街口,青砖灰瓦茅草炊烟装点着老宅古屋,一条被岁月磨砺的进香古道在松柏的簇拥下直通金顶。不同的是,以往接待香客的旅店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农家院,在热闹的时节,这些农家院停满了汽车。而这里的山楂干、玫瑰干花和核桃等特产,通过味蕾勾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记忆。

公路取代进香古道

从古至今,妙峰山的香客和考察学者都住涧沟村,村民以热情好客著称。一进村就可以看见,村里干净整洁的农家院敞开大门迎接来自各地的旅者;宽敞的停车场,特色山货整齐排列,当然少不了山楂干、玫瑰干花和核桃这些当地特产。

涧沟村寺庙繁盛,除了众所周知的妙峰山景区的金顶娘娘庙,还有建在山腰香道上的灵官殿。明、清时期,凡进香者首先到灵官殿拜谒灵官,谓之‘报号’。

涧沟村的另一盛景便是为庙会服务的茶棚了。茶棚是旧时庙会期间,在香道中修建的为香客提供沿途饮食、休息的场所,村中香道每隔三四公里设一处。最初是简陋的松棚或席棚,后多用旧庙或新建庙宇型房舍,内供奉娘娘像或观音像,谓之“娘娘驾”,每棚备有茶水,由粥茶老会负责。妙峰山香道沿线的涧沟村有9座茶棚,历经风吹雨打,眼下可见的只有磕头岭、妙儿洼、滑石片、抢风岭和萝卜地的茶棚遗址了。其中最有名的是灵官殿附近的缝绽老会茶棚,据说是由京城的一个皮匠行到此开设,因当年为慈禧太后修好被崴坏了的花盆鞋,被封为皇会,名为“三岔涧万寿缘缝绽老会”。

茶棚像念珠,被一条条古香道串起来,把远远近近的信徒、香客接到涧沟、送至金顶。古时的六条香道如今有的被现代公路取代,有的荒废,有的改道汇合铺筑了柏油,成为平坦的车道。从涧沟村西北蜿蜒而上,我们看到,一段不到两公里的香道还留有原始的味道,道宽一米有余,由不规则的碎石和方整的石料砌阶组成,道两旁的松柏、灌木和挨挨挤挤的花草一路相伴。歇脚小憩于茶棚,凝眸远眺,那绵延的山色和缥缈的云霞,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仙境……

2_调整大小

山路

妙峰山庙会清时最盛

除了美景,妙峰山以传统庙会远近闻名。妙峰山庙会是以碧霞元君(民间称娘娘)信仰为中心活动,以朝顶进香和民间技艺表演、祈福纳祥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信仰和综合性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已有400年历史,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庙会,参与范围远达东北、江浙、两广和云贵,因此留下“妙峰山的娘娘照远不照近”的俗语。

妙峰山古称妙高峰,是金元皇家寺院仰山栖隐寺“五峰”之一。明代中后期,民间修建了娘娘庙,每年正月十五,附近村民在庙内举行平安会、祭麻谷,祈盼丰收。距此3里地的仰山栖隐寺由于皇家的青睐,香火很盛,特别是每年农历四月举办的“药王节”香客很多。人们在进香的同时,借佛游春,发现风景秀美的妙峰山上有座娘娘庙,便开始出资修缮和扩建,并在碧霞元君诞辰日农历四月十八到此进香,后与佛教庙会日期相合,定春香为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为期半月。

妙峰山庙会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佛、道、儒和民间吉祥神共奉,古时可满足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寄托,更由于皇家的参与而非同寻常。清康熙帝敕封妙峰山为“金顶”,乾隆帝为大殿题名“灵感宫”,嘉庆皇帝为娘娘庙亲题匾额“惠济祠”。清后期,慈禧太后两次到庙进香,并题匾三块,分别为“慈光普照”、“功侔富媪”和“泰云垂荫”。咸丰帝和慈禧太后还将去妙峰山朝顶进香的数十档香会封为“皇会”,对繁盛妙峰山的香火推波助澜。

清康乾时期妙峰山香会到达鼎盛,特别是春季庙会,香客达20余万人,规模在京畿地区无以伦比。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记之,共约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祈求平安成为庙会的主题,香会和香客有增无减。日本侵华,庙宇遭毁,庙会渐衰,新中国成立初期庙会停办。1985年,时任涧沟村村长的王德凤带领村民重修庙宇,在妙峰山乡的支持下,1990年恢复庙会。如今,妙峰山庙会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涧沟村老村长王德凤被北京市定为妙峰山传统庙会的传承人。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