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四周年特别报道环保卷:2017收获近年来最多蓝天

2018-02-26 13:59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点题: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习近平

今年1月北京PM2.5月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年均值标准。这是继2017年12月之后,北京空气质量继续进入最佳前十位城市行列。甘南 摄

举全市之力防止污染 实施新大气治污计划

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李翔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防治大气污染,取得积极成效。

2017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圆满完成国家“大气十条”下达的“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达标天数、重污染天数分别是226天、23天,比2013年分别增加50天、减少35天。特别是自10月份秋冬季攻坚以来,重污染天数仅有5天,“北京蓝”今冬常驻,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

李翔告诉记者,2017年全市结构性、工程性减排措施力度空前,推进了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升级。总体来看,今年各项重点任务完成量平均达到年初任务量的1.3至3.3倍左右,“冬病夏治”成效显著。如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651家,分类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6557家;聚焦农村散煤等重点领域和南部四区等重点区域,全市共完成13259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或拆除、淘汰取缔27390台小煤炉、完成23000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城六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实现基本“无煤化”,燃煤总量压减到600万吨以内;坚持“先公交、严标准、促淘汰”的技术路线,全市机动车总量控制在600万辆以内,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608公里,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2%;全面供应北京市第六阶段车用汽柴油,全市8000辆使用两年以上三元催化器的出租车全部更换,报废转出老旧机动车49.6万辆。

同时本市推进精准执法,营造高压执法态势。在机动车等移动源方面推行“公安处罚、环保取证”的新模式,切实加强过境重型柴油车24小时执法检查。全市路检夜查、入户和进京口检查各类重型柴油车124.33万辆,处罚58004辆,处罚起数同比增长5.34倍。在固定污染源方面,开展全覆盖清查,聚焦“散乱污”企业等,利用大数据、热点网格技术、锁定污染高值区域,精准执法、全时执法,全年环境行政处罚5238起、1.8亿元,其中大气环境类违法行为2532起、7848.61万元。

此外,坚持问题导向,按照重点突破的原则,北京还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污染“削峰降速”取得实效。在环境保护部的指导下,坚持从严从高启动、应急减排比例量化的原则,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进一步提升了减排力度,目前已经构建起了“市-区-街乡镇”三级应急减排体系。她说,从去年11月15日进入采暖季以来至年底,47天中仅发生2天重污染,同比减少12天;39天空气质量优良,优良天比例达到83.0%,充分显示了长期治理与短期应急综合效果。

李翔说,去年首次开展的市级环保督察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推进了“最后一公里”执行层面措施的全面落实。全市分批次开展16个区全覆盖的市级环保督察,有效发挥环保督察“利剑”作用,促进环境“顽疾”的解决。督查期间,受理并转办群众举报1.1万余件,各区共责令整改6140起,立案处罚2509起,拟处罚金额3000余万元,刑事拘留14人,行政拘留25人,约谈问责1800余人。

李翔说,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区域协同减排,天道酬勤,首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是我们仍然清醒地看到,空气质量距离国家标准和市民期盼仍有较大差距,大气环境质量要得到根本改善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下一步,我们将紧紧抓住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等历史机遇,制定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注重精治、共治、法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首都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收获蓝天令人骄傲 治理已经发挥作用

对过去一年北京的蓝天,“环保监测人”恐怕体会最深。我们找到了两位环保监测的“老人”马腾飞、孙峰。说他们老,其实两人岁数并不大,都是70后、80后,但他们都在这一行工作了10年以上,经历了北京奥运会、APEC、阅兵等空气质量保障和历次重污染应急,经验丰富,对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也有着切身的体会。

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大兴区黄村镇的在一处街心公园,市环保监测中心自动监测室的马腾飞和同事孙磊正在对这里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进行设备维护。更换标准气、爬上房顶看采集颗粒物的切割头是否工作正常。

1983年出生的马腾飞已经在监测中心工作10年,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空气质量监测保障,以及之后北京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组建。马腾飞说,现在他们外出维护设备,看到蓝天正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过去的这一年。

当天的北京上空依旧是人们在这个冬天早已熟悉的蓝天,监测设备液晶屏上的实时数据显示PM2.5浓度仅有6.7微克/立方米。一旁的马腾飞从机器里取出一片黑色的滤膜,“这是已经用了3周的PM2.5采集膜,我们用负载率来形容它的寿命,现在负载率只有五分之三。”他说,而在去年1月份污染最重的时候,这样一片滤膜使用10天寿命就到头了,“我们经常是每过一次重污染过程,就赶紧过来把滤膜换掉。”马腾飞说。

马腾飞奔走于“外场”的各监测站,孙峰则“坐镇”监测中心大气室,和同事一起分析会商、预报空气质量,为政府决策、市民生活出行提供参考。近年来,孙峰和团队对历次重污染过程的预判准确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孙峰说,过去的2017年,最令他骄傲的就是北京收获了近年来最多的蓝天,整整226天,尤其是进入供暖季以后,PM2.5浓度反而一降再降,今年1月的均值甚至达到了国家标准。

孙峰说,空气质量的改善既有气象条件的帮忙,更有人的付出和努力,尤其是去年以来京津冀地区推进“无煤化”、推动清理整治大量的“散乱污”企业以及实施了错峰生产,大大降低了这一地区污染排放的强度,“秋冬季以来其实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气象条件不利的时候,但是从南部地区各空气质量监测点可以明显发现,污染浓度上升的速度就是比过去要慢很多,这说明我们的治理已经发挥作用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航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