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画廊 > 画展资讯

须臾之间

2018-04-16 09:15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展览时间:2018年3月24日至4月24日

展览地点:希帕画廊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院A2

参展艺术家:付帅、刘博大、沈凌昊、朱晨、左月

 

览详情

希帕画廊很荣幸地宣布即将举办2018年第一个群展“须臾之间”,展览为期一个月,由李琳策划。届时将呈现艺术家沈凌昊,刘博大的影像作品,以及朱晨,付帅和左月的绘画作品。

这次展览的五位艺术家从各自的角度体现出情怀、历史、态度、强大、微弱、微小、感性这样的词汇,并借此类语言符号形成了抒情性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其实是敏锐的思考问题的结果。随之形成的方法,又反向映射出结果的多意性,从而弱化了看图说话式的表述模式。有的作品看似语焉不详、颠三倒四、模棱两可,但在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的自我逻辑中,一种由个体经验生成的态度,从宏观到微观的叙事中,找到了可供截取和挪用材料。在大部分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艺术家自身创作的素材,就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伟大的历史题材,在生活美学的修饰下被重新认识。

沈凌昊的“剩余物”这一系列抽象性的图像是艺术家在扫描过去所拍摄的底片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冲印失误以及无法被归类的图像。这些无法被辨明的图像成为艺术家无法被追溯的记忆,并作为失效的图像被存留下来,成为时间的剩余物。

在《心中的景致-历史的剧场》这个系列中,艺术家呈现了拍摄于 2010 和 2011 年的江南造船厂和的蒋经国旧居的建筑内景,并将其制作成感光图像置于黑匣中。观众可以 通过紫光灯在黑匣中进行观看,黑暗中的图像被光照亮同时又慢慢消逝,如同开幕又谢幕的 灯光。当我们回溯这两处建筑的变迁,历史的演进也时常伴随着令人费解的荒诞。曾今被占 领的工厂又再次成为占领者的展馆,而名流出没的别墅在一夜之间被强行拆毁,如同一个迷 失方向的剧场, 演绎着一系列自相矛盾的剧本。艺术家试图通过物理介质的光再次回到被遗 忘的时光之中,而逝去的风景也将被再次祭奠和缅怀。

《‍彼岸》这套作品源于几年前刘博大在手机里修改过往的旅行照片。他蘸取一块颜色覆盖了海上混沌的天空,无意间保留出一座岛屿的形状,那是真实的大气被挤压后的臆象,而作者更迷恋的却是彼岸之上那块纯净蓝色。

刘博大的《一切都好》系列源于“至清无鱼”和一种不挑食的波普态度,它包含着的是人和城市空间中的各种利害因素所不能回避的隐喻,它们是作者最早对氛围、秩序的喻说与想象。

在创作中朱晨致力于探讨物象与法相世界的关系。他认为现在的人离自然很远,非常净,非常完美,如同包裹在一层薄薄的透明膜里面;如果隔着膜的所见是真实,那么膜后面的世界是什么?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即存在者对于存在之遮蔽,以及围困式的贬格。

从对世界的真实丰富的理解到克制升华的内心流溢,从对绘画和自身存在的探索到对时空观的思辨,画家进行的努力不易被察觉。面对繁杂的资讯流动,画家们作为自我疗愈者和精神再造者挥着独特的手势:对时空的排演、对历史的编辑、对秩序的练习、对审美的思辨以及对仪式和力量的效仿与反抗。其中可贵的部分若星辰闪现,唯有真之光能拓宽世界。左月的作品正是其中的代表,她甚至抛却了艺术创作者的标签和身份,让自己成为一个母亲,一个女儿,坐在午后的房间编织着光辉的线条;她说她的作品是水的果实,这是准确而生动的。水的果实是日常用语中提取出的一个诗意的表达,水的果实即是水果,水的果实这种日常的表达恰恰显得从容又珍贵;将日常所见转化成诗意的表达,平淡的表达,而就因此成就了真正的准确。”

艺术家创造了一套神秘而精致的制作流程,用颜料和墨汁分期在纸上涂抹去模仿工业金属的效果。破旧腐烂的金属表面传递出一种诡异的光泽,这一逼真的效果,体现出艺术家具有很强的对制作流程的控制力,以至于根本看不出任何手工痕迹。想象的空间就隐藏在这一流程中,通过控制材料的千百次变化,寻找真实世界物质与记忆相连接的密码。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

新视觉·新媒体

  • weibo北晚新视觉微博
  • mobile北晚新视觉手机版
  • app北京晚报APP
  • weixin北晚新视觉微信
  • ys1新视觉影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