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调查

“微信礼仪”刷爆朋友圈 背后是属于现代人的焦虑

2018-04-25 10:47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4月25日讯,“问完‘在吗’,要赶紧说事,不然对方会有种大难临头或丑事败露的恐惧感。”一组“现代人微信聊天基本礼仪须知”主题漫画,近几天火爆网络,网友们纷纷表示——看完中枪,细思极恐。

当微信已经越来越深地融入生活,它不同于电话、短信、BBS、QQ等其他社交工具的特质也在改变我们的交流方式,新的社交礼仪因此孕育而生。在微信中,怎样聊天才算有礼貌?怎样的行为会造成微信中的焦虑情绪?微信到底是让沟通更便利还是更复杂?

这组漫画的作者“小林”林帝浣表示,创作初衷就是为了反映都市人群的焦虑心态。而人际关系洞察家熊太行对此很乐观,因为微信挽救了一批社交恐惧者。

“承诺不首先使用表情包”

小林感悟:表情包现在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比如最著名的捂脸笑哭,据说2017年被用了303亿次。我的理解,当一个人使用表情包的时候,谈话就已经到了比较尴尬的阶段。所以,有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承诺不首先使用表情包”。当大家都觉得无话可说,又觉得贸然结束不好意思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表情包了。一旦开始使用表情包,那聊天就即将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结束。

熊太行解读: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一周时间内,只用表情包发朋友圈评论,而且在工作群以外的其他群只用表情包聊天,用的还都是微信自带的emoji表情。结果发现,表情包能承担除了正事以外的大部分事务。而实际上,微信上也没有多少正事,正事都打电话解决了。微信的表情包,足以解决大部分情感上的沟通,换句话说,如果是真的无法使用文字的特殊人群,单纯通过表情,也能与人进行情感沟通,这实际上是便利了交流。

“问完‘在吗’请赶紧说事”

小林感悟:不像QQ,微信已经取消了在线这个概念,微信是一直在线的,这种新的设置就带来了新的礼仪。根据时代、软件、介质不同,我们的社交礼仪也会有变化。我个人来说,如果是领导、长辈、德高望重的长者问“在吗”,会回复一下。如果是平辈、朋友问“在吗”,我就会半开玩笑地回“有事赶紧说”。如果是疏远的人问“在吗”,我一般都不回复。

熊太行解读:有很多人特别不喜欢看见别人问“在吗”,其实“在吗”是QQ时代的遗物。QQ有几大状态——在线、离线、忙碌、隐身,所以,在QQ时代,想看看对方是否在线,会礼貌地问一句“在吗”,表达“你现在方便不方便说话的意思”。这个问法其实本身没有太多问题,能不能伤害到我们,主要看个人的解读。一般问“在吗”的,关系都比较疏远,而且暗含着托人办事的意思,这容易造成一种煎熬。尤其问完“在吗”,很久不说话,也许你只是在等对方回复,但是对被问的人来说,就有一种“等第二只靴子落地”的未知压力。

“发语音前请先征得同意”

小林感悟:我个人从来不使用语音。遇到值得听的人发来语音,我会把他的语音转化成文字。但是如果普通话不好,转化不成,那我就直接放弃了。虽然我讨厌语音,但是微信语音倒是有一些特别的用处。比如,想测试对方是否在乎你,可以发一个60秒的语音,前55秒不说话,最后5秒说话。如果对方能听完回复你,那说明对方很在乎你,可以试试哈。

熊太行解读:发语音之前,最好先考虑一下身份地位是否合适。如果是下属向领导汇报工作、乙方向甲方通报进展、晚辈向长辈问候,最好用图文的形式。一般情况下,人的阅读速度是比听东西快的,而且微信语音又不能快进,所以更占用时间。有些人口头表达能力欠缺,会造成语音中出现大量“水词”,不如老老实实打字。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开车,或者双手受伤,那就先跟对方说清楚,再语音。朋友之间,相互理解为好,知道对方不喜欢语音,就应该尽量避免。

“说完晚安后慎玩朋友圈”

小林感悟:微信这种新的社交方式,会带来一些新的礼仪。互道晚安之后,在朋友圈遇到这就很尴尬。还有在别人的朋友圈下面评论聊天,会让人家有删掉这条朋友圈的冲动。

熊太行解读:一般来说,在微信上互道晚安,并不是说马上就睡了,而是不太方便聊天。在朋友圈里相遇,最好的办法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有几种情况,可能会造成不适。比如交往中的年轻人,很在意对方,在对方社交中的占比很高,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嫉妒心理,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还有一种就是中老年人,刚接触微信,特别看重朋友圈点赞之类。这两种都属于把线下的嫉妒心理转移到了线上。其实真没有必要把微信朋友圈社交看得这么重,朋友圈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公关行为,是展示业绩、合作、成果的场所,带有经营人设的性质,不再是单纯的社交场所。

画外话 关于微信 关于焦虑

小林:焦虑是现代都市人的常态

创作“微信礼仪”漫画的灵感源泉,来自林帝浣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收集素材花了很长时间,有时候看到有意思的就赶紧记下来。这些总结,当然是以偏概全的,总有些特殊情况。当素材和构思都到位之后,真正转化成图像还是蛮快的,大概半天时间吧。”

作为中国第一批网民、第一批网页设计师,眼见国人的互联网生活从聊天室、BBS、MSN、QQ再到微信,电脑、平板、手机……载体的变化带来社交的改变。现在在中山大学教书的林帝浣,每天都跟年轻人打交道,时常能感受到人际中的微妙波动。

“微信有很多便利,但是它24小时在线,让很多人感受到压力,进而产生焦虑。”林帝浣觉得,焦虑是现代都市人的常态,而移动互联加剧了这种情绪的蔓延。
“你看到朋友圈里,你的发小在北京经常出席高端论坛,和大咖们谈笑风生,你就觉得焦虑,怕是被同龄人抛弃了。但其实,你发小没有在朋友圈里说,他没有买到房、没有北京户口,他也焦虑。”

林帝浣的微信里有13000名好友,却只在每天的固定时段查阅微信信息。他同意微信让沟通变得更便利的观点,但发现很多人并没有因沟通便利而变得更幸福。
“以前古时候,谈一场恋爱,都是依靠书信往来,一封信寄过去两个月才收到。如今,古代人用五年谈的恋爱,现代人用微信三个小时就谈完了,缺少了一些含蓄的美感。”

熊太行:微信挽救了一批社交恐惧者

熊太行对待微信的态度很乐观:“我觉得微信挽救了一批有社交恐惧的人。”

“据说台湾著名学者殷海光先生有严重的社交恐惧,打完一个电话,会浑身冒汗、虚脱、瘫坐沙发。”熊太行认为,包括微信在内的移动互联服务,反倒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宽容。

“以前,不敢打电话是一种难以启齿的社交障碍,现在,不想打电话,可以在微信上打字,沟通变得更容易。以前要靠打电话完成的打车、订位、送餐,现在都可以依靠移动互联解决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毅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