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京呈

汶川十年,我们见证凤凰涅槃 什邡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2018-05-10 07:55 编辑:TF003 来源:京呈

时间如白驹过隙,今年已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

2010年9月,什邡百姓在纸板上写下对北京感谢的话语。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素有“川西明珠”美誉的什邡市,距离震中汶川最近距离不足40公里,震后一日之间成为了废墟。北京展开了对四川什邡市的对口援建工作,从此跨1700多公里,北京与什邡风雨同舟、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北京日报京呈(ID:jingchengphoto),跟随援建者全程记录下援建进程,一步步见证灾区的重生。如今,我们再回顾整个过程,发觉这一路多艰辛,也多精彩。

2008年

2008年5月27日,北京市赴川医疗队队员送震区伤员从绵阳启程乘坐火车前往北京治疗。饶强摄
2008年5月24日,北京市首批赴川医疗队员在北川擂鼓镇为受灾群众检查身体并发放药品。饶强摄
2008年7月9日,北京医疗卫生援建队成立了多个卫生监控小组,深入受灾群众安置点检测监督食品安全状况,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图为工作队在受灾最重的红白镇指导村民对餐具进行消毒。孙戉摄
由北京援建的什邡市社会福利救助中心于2008年6月中投入使用,很多当地“五保”孤老入住这个宽敞舒适的新家。一些在地震中受伤的儿童也在这里进行术后恢复。 孙戉摄
2008年7月10日,北京奥运志愿者支援灾区服务队的队员携带着数字放映机来到什邡各灾民安置点,为他们放映露天电影。 孙戉摄

2009年

2009年5月5日,由北京对口援建的什邡北京小学主体建筑已经建成,9月份新学期灾区的小学生们就搬进了漂亮的新教学楼里上课。 李继辉摄
2009年4月30日,广青路是北京市援助四川地震灾区什邡的重点工程,是什邡境内最重要的一条干线公路,连接师古、湔氐、洛水、八角、蓥华、红白等6个重灾镇。一期工程主路已于2008年通车,二期工程现已开工,市政工人正夜以继日加紧施工,争取早日建成,为什邡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李继辉摄
2009年7月22日,500 年一遇的日全食天象奇观在我国长江流域上空出现, 北京天文馆的王宗良和贾贵山两位天文科普专家带着五名工作人员, 驾驶着一辆用“ 依维柯” 汽车改装成的科普大篷车,历时 3 天,行程 1800 多公里, 从北京赶到四川省什邡市板房区指导当地学生观测这难得一见的天象奇观。 方非摄
2009年4月26日,是遭受了特大地震灾难后北川人一个大喜的日子。在新建起的吉娜羌寨里,20对地震中失去亲人的新人喜结良缘重组家庭,县政府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集体婚礼。周小红和杨昌斌就是其中幸福的一对。集体婚礼上,9门礼炮同时鸣响。这一刻,杨昌斌和周小红夫妇沉浸在幸福之中。方非摄

2010年

截至2010年,包括什邡市人民医院 、 妇幼保健院等在内 , 北京市共投资 5 亿多元援建了 12 家医院 , 病床数超过 1200 多张。 戴冰摄
2010年9月26日,由北京援建的什邡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启用,它集电影院、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综合体育馆等多项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功能于一体。 戴冰摄
2010年4月27日,北京援建的广青公路京安大桥通车,大大缓解重灾镇道路运输困难,并缩短什邡市红白镇与外界的时空距离,同时为什邡市统筹平坝地区与山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恢复和重建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孙戉摄
5月10日,“2010四川·什邡地震罗汉娃集体生日会”在罗汉寺举行。108个在5·12大地震中出生在什邡罗汉寺的宝宝与母亲们共同庆祝生日。 方非摄
2010年4月底,由北京投资1.8亿元援建的什邡职业中专学校正式移交给校方。4800名学生在占地208亩、总面积6万余平方米的新校舍里迎来美丽的春天,开启了学习生活的新一页。孙戉摄

2011年

2011年4月,什邡市红白镇柿子坪村 , 一场热热闹闹的坝坝宴在村民李卫明家的院子里摆开 , 北京的亲人们被请上主位 , 村民们用最朴实 、 最传统的聚餐方式欢迎亲人们回家。 李继辉摄
2011年5月9日,在什邡市红白镇,几位妇女在自家的新房前一边喝着坝坝茶一边做刺绣,乔迁后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本市安排1.8亿元资金在这里援建永久性住房,使受灾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搬入新居,开始新的生活。 饶强摄
2011年5月10日,在四川什邡京什产业园明日宇航公司的数控车间里,一位工人使用数控机床加工飞机零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产业园已陆续引进项目近30个,协议引进资金超过40亿元,这里已成为什邡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 饶强摄
2011年5月11日,在什邡红白镇感恩超市门前,店主刘安蓉用抹布仔细擦拭着刻有“红白感恩超市”的木匾,而他的爱人则在一旁为她扶着梯子。擦拭牌匾现在是夫妇俩每天在超市开门后必做的第一件工作。据介绍,地震发生后,本市安排了1.8亿元资金整体援建红白镇,夫妇二人也在去年8月搬入了现居的新房。为了感谢北京的援建者,他们特意把曾经经营的“红白罗三副食批发店”改名为“感恩超市”。 饶强摄

。。。。。。

。。。。。。

2018年

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地处洛水集镇东南,东靠石亭江,西与北京大道相连,该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先后由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安置房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主体造型犹如水中游鱼,集中体现了渔江村历史传说和历史文化,全方位展示川西民居、李冰文化、地震遗迹等风貌景观,并利用该村现有三处水库设计休闲、观赏和饮食文化大型活动场所。 方非摄
震后,为了帮助什邡尽快恢复“元气”,由北京出资3.2亿元建设的高标准的什邡经济开发区北京产业园,成为震后拉动什邡工业加快发展的新引擎。方非摄
新建的红白小学能容纳在校生200余人,200米环形跑道,100米直跑道,标准足球场……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大为改善。如今红白小学的孩子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重建让红白小学的教学条件一下子跑步前进了几十年。 方非摄

10年来,北京始终把什邡作为第19个区来建设,充分发挥首都在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什邡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如今的什邡,与十年前已经大不相同,“天府之国”获得了重生。而北京与什邡,将情意长存。

2010年,什邡红白镇新房上挂的标语。

记者手记

为了记录那些重建的重要时刻,京呈记者多次返回震区,他们也是援建的重要一份子。十年已过,我们的记者也有一肚子话想说。

李继辉

"2009年第二次赴汶川地震灾区采访,川西北大地已从巨大的哀恸中恢复过来,处处是热火朝天的重建景象。当地农户不等不靠展开生产自救。

在从四川什邡回成都的长途车上,邻座是一位年轻的女孩,皓齿明眸,长得真是好看。一聊起来,她家是什邡市湔氐镇人,在成都一家大商场当售货员。周末回家帮父母收木耳,黄背木耳是当地特产。地震后她家还住在简易房内,但食用菌大棚早早就搭建起来。

'虽然遭了天灾,生活还得继续'。什邡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令我一直难忘。"

戴冰

"10年前的5月,我与同事接到任务前往灾区汶川采访。印象最深的细节是,有两只小狗守候196小时,帮助60岁的王友琼老太太成功脱险,被誉为“英雄小狗”。

几经周折,我终于在柑梓乡见到了“乖乖”和“前进”,“乖乖”脸较尖,像牧羊犬,黄毛间带着“白围脖”,和苏牧不同的只是它娇小的体型。一岁的“乖乖”是一只标准的喜乐蒂犬,抚摸它时眼睛一眨一眨的,原来是内双呀。我没能问出“前进”品种,但他很棒!

它们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牵挂。”

饶强

“汶川地震,转眼十年。作为普通人,我的眼中,看到的是破碎的山河与逝去的生命。作为党报记者,我的镜头里,记录下全国人民给予灾区的无私大爱和受灾群众不怕牺牲重建家园的感人瞬间。

我独自深入震中映秀镇采访,把最前方的情况拍摄记录下来。越是危险复杂的环境,越要拥有冷静的思维和明确的责任意识,这是党报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一场灾难,一次采访,我在其中的感悟与收获将令我永生难忘。”

方非

“2008年地震发生后不久,我便来到了什邡等极重灾区,当时的惨状让人心酸。此次再到什邡,看到了什邡的巨变,新房拔地而起、人民安居乐业,让我再一次感到震撼!

无论在什邡的城镇还是乡村,我看到了曾经的灾区人民那自信、幸福的笑容。特别是在乡村,当看到当地老人们悠闲的垂钓、一起摆龙门阵的时候,为灾区的巨变、为灾区人民对待新生活的豁达的生活态度备感欣慰。

一路所见,一次次震撼。用自己的眼睛转换成影像、文字展现新什邡的新气象”成为行程中最大的收获。把什邡带给自己内心的那份触动记录下来,与所有关注什邡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伟大的巨变。”

孙戉

“ 5.1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整整十年,如今翻看当年在震区采访拍摄的照片资料,很多往事仍然历历在目。

震后一个月,我跟随北京市媒体采访组走进重灾区什邡、江油,深入灾民安置点及医院、学校,采访报道北京对口支援和当地群众生产自救情况。虽然我没有像首批深入灾区的记者那样在强烈的余震中经历悲怆的生离死别,看到夜以继日与生命赛跑的救援场景。但废墟边的临时安置点里,受灾群众面对困难坚强乐观的心态,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抛家舍业、忘我工作的热情仍然留给我太多的感动、震撼和心灵洗礼。

最近看到同事重访当年灾区拍回的照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这也让我也有了故地重访的念头,再次去感受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思考未来……”

- The End -

摄 / 李继辉 戴冰 方非 饶强 孙戉

编/和小欣

(原标题:汶川十年,我们见证凤凰涅槃)

来源:京呈

编辑:TF003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