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邪不压正》编剧何冀平:和姜文是校友 曾是《新龙门客栈》编剧

2018-07-19 10:17 编辑:TF2018 来源:北京晚报

姜文导演的新电影《邪不压正》正在热映当中,很多观众惊喜地发现,在这部电影的编剧一栏中,曾经创作过话剧《天下第一楼》《德龄与慈禧》、电影《新龙门客栈》、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等经典作品的著名编剧何冀平的名字赫然在目。

何冀平姜文海报前留影

电影《邪不压正》中,姜文扮演的蓝青峰一出场,就说道:“就为了这点醋,我包了这顿饺子。”参与制作了这席“饺子宴”的何冀平,颇有同感。本报记者对何冀平进行了独家专访,请她畅谈与姜文首次合作的经历与感受。

曾经的中戏校友首次合作

何冀平,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曾任北京人艺编剧。她37岁时编剧的话剧《天下第一楼》就已轰动京城,自1988年首演以来早已成为舞台经典。1989年,何冀平移居香港,投身影视创作。先后创作了《新龙门客栈》、《黄飞鸿》、《新白娘子传奇》等众多经典影视作品。此后,又创作了话剧《德龄与慈禧》、《还魂香》、《明月何曾是两乡》、音乐剧《酸酸甜甜香港地》等,还和许鞍华导演合作了电影《明月几时有》……她笔下的故事和人物,总是与时代风云紧密联系,家国梦、故园情皆可入戏,大时代、儿女情都丝丝入扣。

电影《邪不压正》是何冀平第一次与姜文合作,但其实两人相识已久。当年,他们都曾在中央戏剧学院就读,何冀平是戏文系,姜文是表演系,同时在校的时间有两年。虽然在学校时没有什么接触,但后来姜文看过何冀平编剧的话剧《德龄与慈禧》《甲子园》,都很喜欢。而且因为他们都在北京长大,因此姜文打算将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改编拍成电影,便想到要找何冀平来编剧。

在何冀平看来,张北海的原著《侠隐》并不难解,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情调。但姜文的电影《邪不压正》只保留了原著《侠隐》的架构和人物,对情节和角色性格做了大量改编。彭于晏饰演的男主角李天然在原著中本是个花边小报编辑,电影中却变成了妇科大夫;周韵饰演的关巧红,身世融入了施剑翘的故事;廖凡饰演的反派朱潜龙,在原著中很少露面,但在电影中则戏份多、野心大。对此,何冀平表示:“电影是属于导演的艺术。小说故事比较简单,可姜文想呈现的东西很复杂,当时北平被各种势力拉锯,他想呈现这个时代下的故事。”

在香港时,何冀平也曾与张艾嘉谈起过改编这部作品,得知张北海对她担任编剧十分信任。而最打动何冀平的,是张北海的小说中,有一个何冀平梦忆中、从小从长辈口中听说过的“北平”,而参与电影编剧,也是因为姜文想重现她所熟悉的“旧京古都的风华”,呈现一个“他和我都不舍的老北京”。

移居香港多年的何冀平,对于北京依然充满着深情:“我生长在北京,住过各种四合院,三进回廊、独门独院,院里葡萄架、枸杞、香椿、核桃树、金鱼缸;用过私人裁缝;见过名医上门;与画家坐在房顶上数过星星;漫天大雪中的行客……我希望能够将这些梦魂萦绕的北京,化为影像,永远留住。”

姜文请何冀平写剧本,除了因为她对“老北京”有着深刻的情感和理解,而且还因为她的作品里有“侠”的精神。曾经写过《新龙门客栈》《黄飞鸿》《龙门飞甲》等多部传世武侠电影经典的何冀平认为:“侠,是江湖中的贵族,把物质看得很淡,重的是情义和品德,是可以为他人牺牲的君子。”

“姜文是三军司令,我是先行官”

即使彼此有很多共识,但给姜文做编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着多年电影创作经验的何冀平笑言:“我常把拍电影比喻成一场战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剧本先行是必然的。姜文是三军司令,我则是先行官,负责写前三稿。”

剧本创作过程中,何冀平与姜文有过多次讨论,姜文还成立了编剧小组,请来不少能人一起在他的主导下充分讨论,整理出来的材料发到何冀平手上有一大摞,她就依据众人所议,尤其捕捉导演的意见和想法,尽量有机地把这些内容写进去。2016年4月,何冀平交出了剧本第三稿,姜文满意,收货。何冀平对此偷笑,因为听说有的编剧写二十多稿,仍不收货。

对这次合作,何冀平表示非常愉快,她说:“姜文非常重视剧本,他想法多,时时变化,但他很尊重编剧,待人真诚。和他谈剧本,不沉闷,很有意思。我会摸索他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会非常注意他的取向。因为最后要我来执笔,所以我要把他的诉求、他喜欢的东西,容纳到电影里面来。不仅是姜文,在合作创作中,我会捕捉每一位导演的诉求。”

选演员是导演的事,但何冀平也提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因为编剧是最了解笔下人物的。何冀平提议过彭于晏,因为彭于晏当时正在拍摄由何冀平编剧、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明月几时有》。何冀平眼中的彭于晏,“年轻、会英文、有台型、两眼纯真,身有正气,很适合演李天然。”

最终看到电影成片,何冀平很感动:“眼见文字转化为影像、真人、实景、实物,如同梦境成真,这就是写电影剧本对我的吸引。那连串的美妙影像,青砖房顶、如空中飞鸟的侠客、,大雪、火车、正阳门、钟鼓楼、打斗、执着、清丽、风情、侠义、凶残……我是过来人,不免激动。”

姜文近几年的电影一直因为极具个人风格化而受到争议,《邪不压正》也不例外。有些观众表示“看不懂”,即便是专业影评人,也是褒贬不一,对此何冀平认为很正常:“喜爱和不喜爱各有说法,见仁见智吧。争议是必然的,谁让他是姜文呢!他的哪一部不是这样呢?有议论,说明大家看了、仔细想了。没声音,无声无息,那才真是可怕。”何冀平还由衷表达了对姜文的欣赏:“懂或不懂,中国电影都有一个姜文。他认真,不敷衍,有追求,不对付,明明一味家常小菜,到他手下,都要做成满汉大餐。”何冀平推荐大家不管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应该进场看看电影,否则错过这样一部凝结了大家多年心血和智慧的作品会很可惜,“香港话称之‘苏州过后无艇搭’,北京话叫做‘过了这村没这店’。”

艺术创作关键在于创作者的心

何冀平有着独特的成长经历,父辈们的海外背景,曾使何冀平的童年岁月非常孤独:“我那时候穿的衣服是父亲从海外寄来的,身边的孩子们都觉得我不一样,他们从家长嘴里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把我排斥出他们的范围。所以我小时候很孤独,这些会在小孩的心里造成一种隔膜。他们不跟我玩,没办法,我就自己在家里看书,看画,自己跟自己玩,自己哄自己玩,这些都与后来的创作有关联。” 从小就经历人生的变动,目睹过身边各种各样人物命运的转变,这些都成为何冀平创作的源泉和财富:“我自己并不是很顺的,所以这些带给我一种人生苍凉、沧桑的感受,我经历这些东西,会比现在的年轻人早得多,很多感受从小就懂。”

何冀平自幼喜欢古典文学,小时候看见外婆读《红楼梦》,何冀平也拿来看,她发现这部书里什么都有,“现实、虚幻、悖论、幻想、神化、民俗、市景、人情、细节、事故、五行八作无所不包。《红楼梦》很难讲出故事,高在笔断而意连,从什么地方都能看下去,尤其人物写的好,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鲜活人物,写作者能从中学到很多。”何冀平还对戏曲着迷,到现在也很喜欢看戏,看昆曲剧本,这些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她的创作风格。

谈及创作,何冀平有着很深的感悟,她说:“艺术是创作者们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思索和体悟,创作关键在于创作者的心,心正作品就正,心大格局就大。作为一名职业编剧,能想到的基本都能写得出来,但我觉得,写不写得了是技术问题,写不写得到是心的问题。编剧要对精神有追求、对自我有要求,才能从看似平凡的题材中悟出生命的悲剧和喜剧,看到人与命运的不懈抗争。自身的修炼到位了,作品的格局和立意就会开阔一些、深远一些。这么多年来,写作就是我人生的道场,我是在这当中去修炼的。”

对于合作者,何冀平也极为看重,她说现在有很多项目找她,但她首先考虑的就是导演能不能合作,“我认为双方要互相懂得,这很重要。”所以何冀平合作过的导演基本都是非常优秀的艺术家,她总结说:“他们都极有性格,个个不同,但都有一个特点,认真、不敷衍,真诚,不虚伪。托尔斯泰对契诃夫说:‘纯真,是上帝放在你心中的宝石’。做艺术,纯真很重要。我们从事的这一行最个人,但又来不得半点个人,没有那点纯真,一脑门子私欲,做出来的不是艺术。”

对于新入行的编剧新人,何冀平建议道:“编剧这一行不容易,新人要提升,就要跟着好的制作团队学习,跟着好导演、好编剧,这很重要。真有这种机会的时候,不要想自己能拿多少钱,出多大名,而是要想这样的机会太好了,通过这样的学习,自己的眼界、能力、悟性都能上一个大台阶。一定要懂得衡量。”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润

编辑:TF2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