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论坛 > 报网互动

摄影师李忠民记录北京进城务工人员故事 图说改革开放四十年

2018-07-30 15:23 编辑:TF2018 来源:北京晚报

进城务工人员第一次在荧屏上唱主角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部电视剧《打工妹》里,而他们南下广深,北上京城的步伐其实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

因工作原因,从事建筑摄影的李忠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聚焦这些出现在北京的“新人”。当时为“完成任务”留下的影像纪录,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翻看,感慨万千。

2018年7月30日,北京晚报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曾经“最本分”的农民伯伯开始丢掉故乡的土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市,成为改革开放的符号之一。他们用实打实的汗水为改革开放添砖加瓦,而从农民伯伯到盲流,从打工仔到农民工,再到今天的进城务工人员,称谓的变化,也反映出社会公众对这一群体地位逐渐认可的过程。

正如李忠民在参与本报官网举办的《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征稿活动时撰文所言,“一般人只会想到这个城市的改变,这个城市的美丽与繁华,又有几个人会想起这些勤劳的外来务工人员为此付出的汗水与青春。”

于是本期《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像故事征集活动,我们将篇幅留给他们,向他们的逝去的青春致敬。

投稿者李忠民:滴滴汗水滋润广厦拔地而起

2015年,在200多米高奥运观光塔上施工的农民工背后,是他们的前辈用汗水浇筑的繁华。
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大批曾被固化于一亩三分地上的农民。他们涌向城市,寻找更大的机会,登上更敞亮的舞台。
40年间,究竟有多少外来务工人员离开故土,来各大城市打拼,估计难有确切数字。尽管在“南下北上”的这一过程中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反映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画卷中,他们一定是主角之一。
1986年,北京复兴门桥,两位外来务工人员在畅想美好未来。
1986年,他在复兴门地铁站暮然回首。希望与彷徨是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初到京城时的感受。
1985年,公主坟附近的一处小区工地。随着这张照片,他们也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
1999年,春节过后,他们又匆匆踏上返城列车。为了按时回到岗位,他们有时也只能出此下策。

我从1984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拍摄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改革开放40年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城市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无不蕴含那些背井离乡农民工们的辛勤劳动。

作为建筑行业的媒体记者,我有幸记录了一些早期进城务工人员,虽然人物、场景、时间不同,但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工进城后的工作、生活片段。他们战酷暑斗严寒,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城市的模样,而今天再看这些照片,或许能让我们想起那段历史和那个时代。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人口迁徙方向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从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民工进城,人口迁徙的动力从政治动力变成经济动力。

于是从上世纪1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成千上万的农民工扛着大大的行李卷,来到他们完全陌生的地方,投身改革开放的奔流之中。他们在城市中从事着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这些都是城里人不愿做而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苦、累、脏、险工作,但他们还是做了。

于是40年后,我们看到了满眼繁华,在这灿烂城市图景的背后,又有几人会想起他们为此所付出的汗水与青春。

我相信,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并不会想到自己平凡的工作与劳动最终成为国家、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为了赚钱,为了衣锦还乡,为了给子女更好的生活或许才是他们抛家舍业的真正动力。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这个前所未有大时代的重要合唱者。

向曾经的打工仔、农民工,如今的进城务工人员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   诚征您的难忘回忆

即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晚报官网·北晚新视觉网诚邀您参加“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像故事征集活动,用“图说”的方式分享您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的难忘经历、身边变化,以此致敬辉煌四十年。

之所以用“图说”的方式,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时代成就的“样本”。样本越多,我们与改革开放之间的故事就越能讲清楚,虽然永远无法得到最完美的画像,但能尽可能达成共识。

 “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像故事征集活动正在进行,走心图文故事将在北京晚报及官网所属新媒体进行刊登。

 

来源:北京晚报 曹小彧 文

编辑:TF2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