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车轱辘话

是天太热了了吗?韩国一个月十余辆宝马自燃背后

2018-08-05 13:27 编辑:TF003 来源:车轱辘话

夏季是汽车自燃高发期,这是常识,但像宝马汽车在韩国这样高频率自燃的情况还真是少见。

不是大桶危言耸听,来看一段韩国当地媒体的报道。

据当韩国地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宝马在韩不断出现自燃事故,累计已达约30起。尤其是入夏以来,相关起火事故更为频繁,仅7月以来发生的起自燃就达十余起。

频繁的自燃,引起了众多韩国宝马车主的不满,纷纷质疑宝马车存在的技术缺陷,车主维权的集体诉讼接连不断。

然而,宝马公司却对此袖手旁观,直到7月26日才应韩交通部要求召回车辆。宝马的召回决定和交通部的出面监管都被批姗姗来迟。给人的感觉,和他们在中国的作风如此相像。

这次召回的车辆共计106317辆,都是涉及自燃隐患,召回修复故障部件。宝马已查明,用于减少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排放的排气再循环系统,BMW520d轿车引擎起火的主要原因。

为了安全起见,其他在韩国销售的41款车型也将被召回,其引擎系统中同样包含有问题的排气再循环系统。

宝马公司表示,受影响车型的车主可以自8月20日起访问宝马在韩国的61个售后服务中心,修复排气再循环系统。

一边是姗姗来迟的召回,一边是宝马车主的维权。宝马韩国公司上月底承认制造缺陷致行车自燃频发后,车主维权的集体诉讼接连不断。

7月30日4名车主发起首讼,8月2日又有13名车主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宝马韩国和5家经销商提起第二轮索赔诉讼。

诉状称,他们虽未亲自遭遇火灾,但在车辆修理完毕前无法驾驶,即便召回也无法消除自燃风险,丧失了剩余使用时间的权益,并要求赔偿物质和精神损失。

“多辆宝马520d轿车和其他宝马车型发生自燃事故。有人怀疑,宝马并未妥善处理其过去3年间的车辆自燃事件。”

众多宝马车主表示:虽然这个问题在三年前在韩国就出现了,但宝马没有采取任何明确的措施来解决它,只是说原因尚不清楚。

宝马车主认为,厂家肯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它在2017年专门改变了汽车的EGR结构设计,而且宝马最近的召回计划并没有完全摆脱自燃危险,因为它只替换了废气再循环(EGR)部件,而不是整个发动机。

车主呼吁,虽然宝马韩国方面已经做出了回应,但是这种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在汽车设计环节就应该排除隐患,而不是让汽车“带病下线”销售。

另据韩国媒体报道,鉴于宝马韩国上周开始召回自燃隐患车辆后,自燃事故仍接连发生,韩国政府建议问题车辆车主尽早进行安全诊断,确保安全以前尽量避免驾驶。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连串的宝马车自燃事故,让一些停车场人心惶惶,他们甚至打出了拒绝宝马车进停车场的标语: “NOBMW”。韩国《朝鲜日报》的报道则直接以“BMW的耻辱”为题。

停车场老板的此举不是蹭热点,而且迫于无奈。据报道,该拒绝宝马的停车场是一个地下停车场,地上1-5层为办公区域。停车场方面在向用户发布的公告上称:因为是机械停车库,一辆车起火会殃及到其他车,火势甚至会蔓延到整栋楼,所以不接受最近接连发生起火事故的宝马车。

韩国非常注重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设置的汽车关税很高。举个例子,在韩国买一辆大众POLO,售价可以高达15万元,速腾售价可以高达20万(有没有一瞬间觉得咱们还蛮幸福的~)。所以在韩国买BBA,售价也自然比中国国内要贵出不少。

目前,韩国国内的进口车市场基本处于被奔驰宝马垄断的局面。

这两个品牌的销量远远领先其他汽车品牌,而我们国人很认可的大众、奥迪在韩国的表现并不好。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奔驰宝马分列韩国十大进口汽车品牌前两名,排名第一的奔驰卖了41069辆;排名第二的宝马卖出34568辆。

事实上,宝马旗下各车型今年以来在国内收到的发动机质量投诉同样不少。

就拿近两个月来说,不少车主就其宝马3系、5系等车型的发动机质量问题进行投诉,具体投诉内容包括:发动机漏油、故障灯亮、漏防冻液、冷却系统故障、发动机烧机油、发动机熄火、无法启动、抖动及点火线圈故障等。

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这样的大的质量问题外,近两个月来,宝马旗下各车型也屡屡因各种小毛病而遭车主投诉。

像轮胎爆胎、轮胎开裂、部件开裂、轮毂问题、转向系统异响、空调问题、车身装饰脱落、车身模块故障、车灯进水、汽油泵故障、车身漏水、仪表台开裂及中控台异响等等,问题着实不少。

再说几句

宝马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品牌,蓝天白云的图标曾经牵动了多少人的心。作为中国土豪们最爱的豪车品牌之一,宝马这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然而在销量井喷的同时,却频频爆出了各种各样的质量缺陷,自燃、轮胎开裂、发动机等投诉在不断增长。

在车主承受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的同时,不禁让人疑惑:现在的宝马难道真的成了“病马”了吗?

豪车就应该要有豪车的品质,不然你拿什么来继续取信消费者?

原创: 大桶

来源:车轱辘话

编辑:TF003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