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纪录片导演应具备什么自我修养?北京纪实影像周论导演三项必修课

2018-08-08 09:37 编辑:TF2018 来源:北京晚报

第二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期间,一场以“导演的功课——纪录片导演应具备的自我修养”为主题的论坛,在中华世纪坛当代馆剧场举行。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李成才、焦波、张钊维、董浩珉,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区负责人祁冬以及著名国际制作人Abram Sitzer,围绕着导演的三项基本必修课——思想、艺术、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探索。

作者:李俐


来源:新华社  摄:金良快

李成才导演表示,导演作为创作者在整个纪实影像行业中居于最核心的位置。他认为,影片是以文字驱动的、以叙述性为主的、以呈现类为辅的。因此,他认为导演创作应该分三步:第一步是“情感”,因为情感是创作一部影片既充分又必要的条件;第二步是思想和理念的锤炼;第三步才是创作手段的应用。

创作过《传家本事》、《万物滋养》等诸多经典力作的张钊维导演提出了关于“导演的功课”的几个秘诀。他建议纪录片工作者有空的时候就去看长篇小说,或者看长篇的历史的论述,以此来锻炼耐力;还要有空去美术馆看画作和摄影作品,以提升自己的整体审美能力。同时,他认为,纪录片创作者也要满足观众的需求,给他们一个完善愉悦的观影体验。他表示,讲故事是创作者欲望的一个延伸,这样就会让你的感情和观众的感情之间达成共鸣。

焦波导演非常认可观众称他为“农夫导演”。他表示人人都有故事,而创作者要选择能给人心灵碰撞的故事。焦波以拍摄《俺爹俺娘》为具体实例谈到,中国农民具备一种特殊的影像语言,他们本身自带一种伟大的气质。这种气质,吸引着焦波深深地扎根于农村沃土之间,不断拍摄农民,为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留下了最宝贵的纪实影像。因此,他认为“选好了有故事的主人公、有潜力的这种主人公,影片就成功了一大半”。

青年导演董浩珉分享了拍摄纪录片《稻米之路》和《瓷路》等作品时的心路历程。他表示,纪实影像工作者是记录现实的,也会再现曾经发生的故事。纪录片人不是在寻找答案,而是记录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

Abram Sitzer为论坛带来了全新的国际视野,分享了全球顶级制作团队的趣事。他提出纪录片制作的几点要素。首先是传达的主题要有意义;其次是影片对观众是有启发性的;第三则是纪录片是有时效性的。Abram以近期和东方卫视合作拍摄的《中国美》为例,阐述了“影片要在第一秒勾住观众”的创作理念。这部作品没有使用一句旁白,而是让片中不同领域的大师,亲自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Abram还强调了前期调研的过程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关系到全片的故事大纲如何制定,影片的最终故事如何呈现。

祁冬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解析了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前景。他表示《国家地理》130年来之所以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口碑,离不开其一直以来追求的“保护环境、启发探险”这一核心理念。祁冬对Abram的观点也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解读。他指出,要通过纪录片吸引观众,就要让作品有很高的可看性、观赏性以及黏性。要做到这三点,首先就要解决“视觉的冲击”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在3分钟内把“客户”吸引住,那么这个作品基本就是失败的。

(原标题:纪录片导演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