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热点 > 网摘

上海金融法院成立:精干内设机构 推行扁平化管理

2018-08-21 23:05 编辑:TF008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

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健全完善金融审判体系、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上海金融法院昨天正式揭牌成立。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为上海金融法院成立揭牌。

上海金融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工作场景

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宣读中共上海市委 《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在揭牌活动上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诸葛宇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海林,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出席,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刘晓云主持。

揭牌后,李强、王东明、应勇、江必新等察看了上海金融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李强等同现场工作人员一一握手,询问人员配备情况,了解窗口服务范围。随后走进审判法庭,这里除具备同步录音录像等信息化技术外,还具有远程庭审、互联网直播、证人远程出庭、跨境远程认证等功能。李强在听取上海金融法院建设相关情况后说,中央在上海设立金融法院,是对上海的信任和重托,要充分发挥好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依法妥善审理金融案件,有效规范金融秩序,切实维护金融安全,依法服务和保障金融改革。要深入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打造一支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的一流金融审判队伍,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方案》;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 《关于设立上海金融法院的决定》;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关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成立后,将紧紧围绕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任务,对金融案件进行集中管辖,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金融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提升国际金融交易规则话语权;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司法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审判工作实际,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的金融司法体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规范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实行法官员额制,精干内设机构,推行扁平化管理。

延伸阅读

张雯任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附院长及各副院长简历)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六次会议,任命张雯为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任命李经纬、姜颖、佘贵清为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任命杜灵军等40名同志为北京互联网法院审判员。

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按照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北京市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推进北京互联网法院筹建工作。据介绍,北京互联网法院人员组建,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组织实施,坚持党管干部、人员精简、择优配备的原则,以人岗相适为前提,优化配置审判资源,配齐配强各类人员。在人员编制及员额法官的配备上,采用“人随案走、编随人走”的方式,即根据互联网法院案件管辖情况确定案件来源,结合各类案件占原所在法院比例及办案人员配备情况,从案件来源法院将一定比例的员额法官和人员编制调剂给互联网法院。员额法官择优选调,平均年龄40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75.7%,从事审判工作平均年限超过10年,皆为年富力强的优秀法官。

附:院长、副院长简历

张雯,女,汉族,50岁,新疆乌鲁木齐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管理学硕士。曾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2016年12月,任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李经纬,男,汉族,48岁,山西襄汾人,1992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法律硕士。曾任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办公室主任、民事审判第六庭庭长、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2017年12月,任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姜颖,女,汉族,49岁,山东龙口人,1994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专业),法律硕士。曾任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第二庭庭长。2014年11月,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一庭庭长。

佘贵清,男,汉族,49岁,河北定兴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毕业(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博士。曾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2015年1月,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信息技术处处长。

 

来源:综合解放日报 北京晚报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