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化

美国学生演绎中英双语《成语魔方》 更深层理解中国文化

2018-09-03 09:41 编辑:TF011 来源:北京晚报

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美国夏洛特儿童剧院联合排演的美国版《成语魔方》在“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暨“2018年度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艺术大会”期间上演了3场,美国学生们充满张力的表演赢得了现场国内外大小观众的一致好评。

“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是中国儿艺连续几年持续打造的一个演出品牌,通过演绎成语故事,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与价值取向。两年前,美国米苏拉的学生曾在第六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上用中文演出了“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被列入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成果清单”,反响热烈。两年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中美儿童戏剧合作深化升级,联合夏洛特儿童剧院首次尝试用中英双语演出了美国版《成语魔方》。

美国版《成语魔方》包含“班门弄斧”“东施效颦”和“叶公好龙”三个中国成语故事,全部由10名美国学生首次用中英双语全新演绎,让我们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看到了由美国学生扮演的“洋孔子”“洋鲁班”“洋西施”“洋叶公”……其中“东施效颦”用纯中文演绎,“叶公好龙”用中文歌曲加英文台词相结合的方式演绎,“班门弄斧”则用纯英文演绎,三个故事的递进也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外国学生学习、理解、应用的过程。

中国儿艺优秀青年演员、导演杨成见证并参与了此次双方合作排演剧目的全过程。据他介绍,中英双语同台演绎剧目在中国儿艺历史上尚属首次,对他个人而言也是一次很大挑战。从最初计划、前期准备、创作沟通、演员选择和后期落地排练合成,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美国夏洛特儿童剧院都付出了极大努力,而10名优秀的学生演员,更是非常认真投入。这些15岁左右的美国学生,对自己能够通过参演《成语魔方》而学习中国文化都非常兴奋,他们刻苦学中文、背台词,从完全不会说普通话,到出色地完成三个故事的精彩演绎,仅用了18天的时间,令人惊喜。在排练的过程中,不仅学生们逐渐理解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们的家长也表现出了对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对孩子排演中国儿童剧给予了极大支持,其中一位学生的家长,还专程从美国赶到中国观看《成语魔方》的演出。

据美国夏洛特儿童剧院的教育总监米歇尔·朗,同时也是此次《成语魔方》的美方导演介绍,此次演出的三个成语故事在翻译和编译上也是一次良好的尝试。夏洛特儿童剧院艺术总监亚当·伯克亲自操刀,对剧本进行了编译,使之在保留中国经典的基础上,从台词和表达方式进行了本土化加工,更加贴近西方观众思维。

参演美国版《成语魔方》,让这些美国学生演员们更是感触颇深。在“东施效颦”中扮演范画师的托马斯·霍说:“我非常荣幸能够和姐姐一起共同参与这部剧目,并有机会来北京演出。作为华裔,通过参与此次演出,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学习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叶公好龙”中扮演老李的安吉拉·阿诺德说:“非常高兴能够来北京演出,参演这部戏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中国故事很有意思,很开心能够借此机会与中国观众进行交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们的演出,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接触了解中国文化。”

而在《班门弄斧》中扮演鲁班的玛雅·卢卡斯则表示:“自己之前在英文书籍里看过很多对中国文化的介绍,这次演出‘班门弄斧’这个故事,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尊师重教、谦虚做人等礼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被问及排演中国故事与排演西方话剧有何不同时,扮演张县令的美国小演员表示,排演中国故事时,会先将自己融入中国文化中,以中国文化的视角思考问题。因此可以说,通过排演中国故事,每个美国小演员都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美国版双语《成语魔方》是第一个由外国儿童剧院用英语排演的中国作品,是继美国中文版《成语魔方》排演后中外艺术交流的又一次新实践,是美国孩子又一次在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是中国导演与美国艺术家精诚合作的又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外艺术交流特别是儿童戏剧交流进程中的一件意义非凡的事。中美两国儿童剧院都表示,这次美国版“中国故事”之《成语魔方》的排演,必将载入中美儿童青少年艺术交流的史册,也会为今后中美儿童剧进一步扩大交流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北京晚报 王润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