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国内

抗日英雄赵尚志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 40年终沉冤昭雪

2016-06-20 15:10 编辑:TF005 来源:网络

赵尚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曲折坎坷,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抓捕和围剿,还要承受来自党内的压力和委屈。“九一八”事变前,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受尽了摧残和折磨。“九·一八”事变后,他于1933年、1940年,曾被两次错误地开除党籍,这对于视党籍如生命的赵尚志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然而,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赵尚志都没有动摇对党的忠诚,不屈不挠,坚定抗日。

赵尚志

毛泽东在1938年与美国合众社记者的谈话中指出:赵尚志等东北抗联的将领,“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第一次被开除党籍

坚持革命 继续战斗

1933年初,在日伪的残酷镇压下,在东北地区从事抗日斗争的巴彦游击队惨遭失败。队伍解体后,游击队负责人张甲洲、赵尚志等前往哈尔滨,向中共满洲省委作汇报。

当时,省委不恰当地把失败的责任归咎在游击队主要领导人身上,认为赵尚志不讲少数民族政策,到处乱打,致使部队陷入孤立,遭到严重打击。最后,省委认为巴彦游击队的失败应由赵尚志负责,认为其犯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令其进行检讨。

面对省委的决定,赵尚志并不想推卸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但说他犯有“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不执行少数民族政策,他想不通。省委最后决定给予赵尚志开除党籍的处分。

赵尚志虽然被开除党籍,但他不改初衷,继续坚持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10月,赵尚志在珠河县建立起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并被选为队长。1934年5月,率队攻打宾县县城,6月在宾县“三岔河”与日伪军激战,连获全胜。8月15日,赵尚志率队攻袭敌军重要据点五常县城,使敌人闻风丧胆,万分恐惧。在当时日军中,流传着“小小满洲国,大大赵尚志”的口头禅。

赵尚志以自己对党忠诚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指战员和群众的信赖。1935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认真审查了赵尚志被开除党籍问题,并根据其实际表现,作出了《关于恢复赵尚志党籍的决议》。对于这段历史,曾任中共满洲省委代理书记的杨光华回忆:“党开除了他,他也在革命,这是难得的革命精神。”

第二次被开除党籍

义无反顾 信仰不移

1940年1月,赵尚志赴苏联伯力参加中共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然而就在这时,传来了中共北满省委作出“永远开除赵尚志党籍”决议的消息。

赵尚志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震惊和难以理解。3月20日,赵尚志给北满省委写了一份《请求书》,书中诚恳地请求:“党籍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生命,我参加党做革命斗争已将近15年。党的一切工作,就是我一生的任务,我请求党重新审查。同时,我认为党不能把我从党的部队里清洗出去,那如同给我宣布死刑一样。我不能一天离开党,党也不要一天放弃对我的领导。”6月20日,北满省委对于赵尚志的申诉作出答复,只取消“永远”二字,改为“开除赵尚志党籍”。

赵尚志被永远开除党籍的主要原因,是北满省委错误地听信了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戴鸿宾、第六军第二师师长陈绍宾的“汇报”,认为赵尚志不仅推行“左倾关门主义路线”,而且“时常流露出反党反组织行动”。赵尚志第二次被开除党籍后,内心万分痛苦,但他仍义无反顾,十分坚定地开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赵尚志率领队伍在黑龙江鹤立、汤原县一带展开对敌侦察,同时抗日宣传,用行动决心为驱逐日寇,救国救民的神圣事业奋斗到底。

将军被锯下头颅

不甘屈服 浩气长存

赵尚志是日伪当局的心头大患,敌人为了抓捕赵尚志,想出了一条毒计。他们秘密派遣特务接近赵尚志,骗取了他的信任。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率领部队攻打黑龙江鹤立县梧桐河伪满警察分驻所时,被潜伏在身边的日伪特务刘德山从背后开枪击中,赵尚志强忍剧痛,回头将刘德山击毙。

赵尚志在昏迷中被俘后,面对伪满警察的审讯,厉声呵斥:“你们和我不同样是中国人吗?你们却成为卖国贼,该杀!我死不足惜,今将逝去,还有何可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中华民族不甘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尊严。赵尚志被俘8小时后,被敌人杀害,时年34岁。3天后,敌人锯下赵尚志的头颅,并将其遗体投入松花江的冰窟中。

迟到40年的公正

恢复党籍 沉冤昭雪

1982年,是赵尚志将军殉国40周年。经过认真复查,中共黑龙江省委作出决定:“赵尚志同志的一生忠诚党的事业,是个坚贞的共产主义战士。省委决定,撤销1940年1月中共北满省委《关于开除赵尚志党籍的决定》,恢复赵尚志党籍,推倒强加给赵尚志的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至此,这一组织处理错误,在40多年后,终于得到纠正。

2004年,失踪了62年的赵尚志烈士的头骨终于被找到。

2006年,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同意赵尚志将军的忠骨在烈士出生地朝阳安葬,并建设相应的纪念设施。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隆鸿昊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