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观点

社区医生身在基层技术同样过硬 :不仅看病,更是在看人

2016-07-28 11:38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他们没有琳琅满目的头衔,号源也不被“黄牛”热炒。想见他们,无需起早摸黑去大医院排队,走上几步,在家附近就能解决问题。身在基层,他们的技术同样过硬,更多了与患者长期相处的感情。守卫在居民身边的社区医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和信任。

6_调整大小

【现场】

老患者熟门熟路 看病外加聊聊天

早上八时,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渐热闹起来。等候预防保健的小朋友乖巧地坐在长椅上;定期“报到”的老患者熟门熟路地取号、拿药;医生护士不时在楼道间穿梭,忙碌而又井然有序。

“您现在肌体控制不了血糖,长期血糖高会有很多并发症……”二楼全科诊区内,主任医师李智莉正耐心劝说一位不想继续吃药的中年糖尿病患者。吃药半个月后,患者担心以后“扔不下”。李智莉细致地给他解释病情状况,讲明贸然停药的诸多风险,对方渐渐点头称是。“大家对糖尿病有不少认知误区,您可以在我们这儿听个关于糖尿病的讲座。”患者连连道谢,随着护士引导离开。

“李大夫,我来复查了。”中年患者刚走,一位风风火火的老太太进了屋。患有中度萎缩性胃炎的她,已经在方庄中心随诊了十几年,病情一直控制得不错。拿着老太太的一摞检查单,李智莉逐项“审核”异常指标,并告诉老人生活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我就是找熟人”,老太太不住地称赞,“李大夫特有耐心。”

在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规模略小,繁忙的景象与方庄中心颇为类似。徐老太太患高血压好几年,每月都来找全科主任刘丹复诊、开药,再“聊聊天”。一头短发的刘丹语速很快,跟病人讲起话来却立刻变得温言细语--“您家里最近谁做饭多?咸不咸?哦,老伴口重啊?那盐也得少放点儿……”而几乎每位病人在诊治过后,刘丹都要这样“絮絮叨叨”叮嘱半天。

【理念】

不管患者怎么说 都要替他去“找”病

常去社区医院看病的患者有个特别明显的感受,和大医院不同,这里医生们的问题又多又细。往往从吃喝拉撒、饮食起居,到家里家外、子女儿孙问个遍。 

“无时无刻都得警惕,千万别‘漏’了。”刘丹表示,跟病人在大医院挂好相应科室的号,专科医生确诊或排除某个特定的病症不同,社区医院的医生们经常面对着一片未知。“辖区老年慢病患者特别多,对病症的反应比较迟钝,甚至根本就不表现出症状。比如明明有心梗,但也不觉得头晕或者胸痛,所以对待病人,不管他说自己是什么病,我们都要替他去‘找’病。”

一次,有位患者主诉自己咳嗽憋气,很自然地考虑是肺部问题。说不上哪来的感觉,刘丹总隐隐地觉得不太对。于是安排患者去做其他检查,结果发现是急性心梗。还有位病人干咳半个多月,几家医院的呼吸科都看了,胸片也没有问题。刘丹仔细询问病史得知她有高血压,最近调整了降压药,其中一种药物,有20%比例的副作用就是引起干咳。停了这剂药后,咳嗽很快就没了……

“这些其实都是很简单的小问题,只不过大医院一般会关注自己的科室,排除完了没问题,那就再去挂其他科室的号吧。社区医院不仅看病,更是在看人,从整体上进行筛查。”刘丹举例,一个简单的“心慌”,形成原因就特别多。“不一定是某个病,生活环境、饮食睡眠、家庭关系等等可能都有影响,所以我们要尽量问得细致些。”

在方庄中心的中医康复诊区,副主任医师薛武更回忆,曾有位80多岁的老人,因为腿疼来看病。问她血压高不高,她说从来不高,几十年没有过头晕乏力。薛武更劝她量个血压,老人摆摆手说不用量,直接开治腿疼的药就行。“我问她上次什么时候量的,她说三四年了。我就坚持让她量一下,结果可好,高压200多,低压130!这要依了她,说不上哪回就脑出血、中风、脑梗,多危险啊。”

在薛武更看来,社区医生的追求不是掌握了多么高精尖的技术,或者取得令人瞩目的学历和成就,而是做好“守门人”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保持敏锐,从而发现细枝末节的问题。

【优势】

与患者做朋友 获知更多实情

经年累月的相处中,不少患者与社区医生之间,发展出朋友甚至家人般的关系。患者愿意吐露更多实情,医生们也将之视作基层独有的优势。

“我们的急诊、急救比较少,倚赖的是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李智莉曾遇到一位男性老年患者,主诉身上发痒,已经在其他医院看过,效果不好。就诊时病人的老伴偷偷告诉她,老人的阴囊上也已经有了小疙瘩,看病的时候难以启齿,也没跟医生说:“因为老太太是我的签约病人,跟我很熟,她觉得告诉我比较好开口,这样我就能更好地做判断。”

对于“年轻”些的病人,李智莉还常常通过微信给予帮助。“更年期雌激素下降、反复的泌尿性感染、还有夫妻生活不适……和你熟的话就会问你,我们尽量提些建议吧。”46岁的她笑言,自己俨然成了不少中年妇女的“好姐妹”。

“相对来说,我们这边就诊空间的隐私性好一点,这对患者来说其实很重要。”不久前薛武更接触到一位20岁左右的男孩,平时在国外读书,这两年经常乏力心悸,也查不出病因。回国后特意去三甲医院住院检查,各项指标均很正常。因为男孩的父母在方庄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就也带他来做治疗。

第一次见到男孩,薛武更隐隐觉得他像是有些话没说的样子。第二天男孩的母亲专门来找他,告诉他孩子自从两年前失恋后,一直就是这样。看病的时候有父母在,孩子不好意思说。“这就很清楚了,心理的问题引发躯体症状,应该去看心理医生。”薛武更感叹,如果在大医院,就诊环境不够私密,时间也比较紧张。“看了一次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去,类似的问题会很难发觉。”

【感动】

从想调走到要留下 患者成日常牵挂

自从2000年来到方庄中心,李智莉已经坚守了16年。其间她曾有机会调到二级医院,但因人手紧缺未能成行。工作越久,她越喜欢社区医院的环境,便也放弃了调走的念头。

“前两天我转发医疗纠纷相关的文章,病人在下面评论‘我挺我的家庭医生’。”李智莉感慨,“有些老年人未必看得懂文章,但就想表达对你的支持。”

社区医院每个医生都印了小卡片,上有私人手机号码,方便患者点对点咨询。李智莉坦言,起初院方让医生们发名片,大家都非常抵触,觉得没有自己的空间了,但之后状况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混乱:“病人很少清早或者半夜来问问题,偶尔事出紧急比较晚打来电话,都会一再道歉,病人是很体贴我们的。”

在西罗园中心,34岁的刘丹是全科诊区的中青年骨干力量。2009年,硕士毕业的她来到社区,一干就是7年。刘丹表示,虽为全科医生,每个大夫还有细分的专长。自己侧重的领域是糖尿病、呼吸系统、慢阻肺的治疗,已有接近300名签约患者。

这些患者于刘丹而言,许多都已成了日常的牵挂。有位独居的李大妈,需要打胰岛素,调药的过程中特别容易低血糖。刘丹几乎一上班就想,李大妈怎么样了,天天都要打电话去问。

令刘丹印象最深的是某个周末清早,一位签约的大妈打来电话,着急地问她,老伴觉得胸痛怎么办。“我让她测了大爷的血压、脉搏,然后告诉她打120或者999。后来大妈感慨,老伴不舒服的时候,她想到的不是给她闺女打电话,而是给我打电话,就觉得这份信任沉甸甸的。”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主笔 魏婧 插图 宋溪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