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综艺“奔跑”又“加速” 央视让科学“未来”迈出一大步

2016-08-03 11:15 编辑:TF008 来源:网络

2016年8月3日讯,“长大要当科学家”曾经几乎是每个中国小朋友描述未来志向时的标答,而现在,孩子们的科学梦或已变成了明星梦。然而《加油,向未来》播出后,收视调查显示稳定观众中,小朋友占很大比例,比节目组预计的中学生观众群低龄了很多。

11_调整大小

朱丹、王迅分别组队进行“摩擦力”拔河

科学综艺一科学 就掉收视率

《加油,向未来》被安排在CCTV-1周日晚综艺节目竞争最激烈的黄金时段播出,已有五期,这是一档以科学实验为内容,明星竞猜为形式的原创科学综艺节目。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发表于十年前的科幻小说《三体》忽然人尽皆知,还成为亚洲首部获得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的科幻文学,是中国科幻走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好莱坞科幻大片每逢上映都火爆一时……这一切似乎都在发出信号,国人重燃科学兴趣,如此,《加油!向未来》的出现正逢其时。然而,与满屏花里胡哨的“战斗”、“奔跑”与“加速”综艺对垒,“科学”节目还是颇感落寞。制片人王宁拿到的动态收视率曲线图清清楚楚地显示:一旦从实验环节进入到原理解释,收视率马上下降,掉得非常快。

观众喜欢看科学实验呈现的惊奇效果,却并不关心造成现象的理论解释,这不难理解。科学节目,没有一个国家做出过成功样板,科学家认同、电视人满意和观众爱看这三个维度从某种角度说甚至是相互排斥的。另一方面,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科普工作进入大众领域,电视传播是最佳路径。如何在激发观众对科学兴趣的前提下,求得满足科学家与电视人双方要求的最大交集,是《加油,向未来》的难度所在。泛科技主题网站果壳网主笔瘦驼为这档节目撰写文案,在他看来,完成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就很困难,实际情况是,一档科学节目能做到真正尊重科学已经很不容易了。

科学梦变成了明星梦

曾经有一个年代,“长大要当科学家”几乎是每个中国小朋友描述未来志向时的标准答案,而现在,孩子们的科学梦早已变成了明星梦。由此推导出如今的中国孩子对科学不再有热情了?并非如此。《加油,向未来》播出后,收视调查显示稳定观众小朋友占很大比例,比节目组预计的中学生观众群低龄了很多,制片人王宁说:“我家小孩五岁,每次都看得恋恋不舍。从这点上分析,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在孩子身上尤为明显,科学是好奇心的释放,对真理未知的探究。科学对孩子有天然的吸引。”

成年人与科学之间的障碍是兴趣,重新激活兴趣需要先改变科学节目的固有面貌。拿到制作一档科学节目的任务时,王宁坦言自己都觉得特别没劲。“真正给我鼓励的是团队集体参观中国科技馆,置身其中发现,生动活泼充满趣味的科学实验非常多,亲身参与有很强的代入感,眼前的科学现象那么神奇,大家都顾不上刷手机了。”于是,王宁和他的团队确信,只要通过合适的包装手段,科学实验大有看头,于是把节目内容锁定在实验上。最终的节目形态是以明星和素人嘉宾竞赛答题的形式展示科学实验,录制现场的400名观众非常投入,发自内心的惊叹、呐喊,这些都给制作团队以信心,只要用合适的方式呈现,改变板着脸才能说科学的习惯,就能重新激活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

公式一上墙收视准掉头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陈征博士和他带领的40人团队作为科学顾问负责设计节目中的各种实验。陈征十分清楚电视科普节目要在不掉收视率的基础上普及科学有多大难度,他也像制片人那样对着收视率曲线回看节目。“实验的时候收视率蹭蹭涨,一旦进入原理解释环节,收视率掉的非常快,不怪观众,不怪电视,这就是我们科普工作目前的客观条件。”陈征说,“我是物理老师,主攻演示实验教学和科学教育科学普及工作。教学的时候,我们解决不了让不想学的孩子有兴趣,还有考试手段,但是在科普这件事上,我们对大众没有硬性手段。”打开电视有那么多眼花缭乱的综艺节目,陈征看来,科普最重要的工作是在大众的注意力竞争中抢夺入口,先把眼球吸引过来,否则,所有工作都是无用功。在这样的理念下,科学家与电视人必须寻找交集。

每期节目需要设计六到七个实验,科学顾问们的工作分为理论论证和实验验证两部分,有时理论计算是可行的,但现场实验效果不到位,很简单的一件事,落实到具体道具和工艺时会出现很多情况,他们需要寻找最佳状态、精彩、安全、稳定性的平衡。每一个实验原则上要有两个落点,生活落点,就是人们每天都在用却不知道其中的科学原理,另一落点是要告诉观众这个原理的科技前沿在哪儿。比如,摩擦力在物理教学中是直观有趣却又很难的东西,演示给观众的实验是把两本书一页一页交叠在一起,最后要用重型卡车才能把页与页之间摩擦力拉开。这个实验是今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的题目之一。对科学家而言,设计实验挑战伴生乐趣,最头疼的是尽量简洁生动地将科学原理解释清楚,这部分工作由果壳网主笔瘦驼负责。按制片人王宁的描述,陈征博士解决将科学引入节目的入口问题,而瘦驼则肩负着科学走向大众的出口问题,显然后者更为重要。

实际上,这项工作是瘦驼和陈征还有出镜主持人剑桥大学博士邓楚涵三人一起完成的。邓楚涵在节目中立下60秒军令状,但很多时候,节目给到原理说明部分的时间还不到60秒。凭着多年科普实践经验,陈征清楚两个原则:公式一上墙收视准掉头,尽量不用科学名词。而与之矛盾的是,要严谨地讲明一个科学原理至少需要一到两千字,根本不可能在60秒内完成表述。瘦驼告诉记者:“每次,我们都会准备很多,前景、背景资料甚至科学家的八卦,写很多,精简再精简,最终节目里的那几句话,都是经过很长时间整理推敲的,可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科学不是娱乐的配角

科普节目的难处还在于,甚至没有已成熟的外国优秀节目可供参考。瘦驼介绍,全世界的电视同行都在摸索,至今能兼顾科学与电视特性,不牺牲掉任何一方的电视节目还没有人真正做出来。而很多貌似好看的“科学节目”甚至走到了伪科学的一面,令人痛心。“日韩的综艺节目其中有一些穿插科学内容,看着很热闹、很戏剧,但它的理论解释往往经不起推敲,电视人很清楚,反正大家看的并不是解释,而是热闹。欧美电视台拍过的一些成功节目也禁不住推敲,有的甚至是用障眼法做出来的。同行里面,活得比较久的是《艾伦秀》里面的一个小版块,他们的原理部分也是尽量简化或者跑偏一点。这说明并不是中国观众缺乏科学素养,全世界都一样。”

中国的科普节目在瘦驼看来走了十年的下坡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他解释:“以前果壳网和电视台合作出现的最大问题是,电视人在节目制作中太强势了,不在乎科学顾问的意见。让一个科学节目真正的尊重科学就已经很不容易啦。”陈征也有同感,他评价《加油,向未来》是中国科普节目向前迈出的很大一步,不仅是投入大,规模大和实验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更重要的是,节目里是娱乐元素配合实验,而非实验配合娱乐。“走到这步对科普工作是重大突破。”陈征说:“原来,严肃的科普节目不敢太娱乐,观众小众;娱乐节目不敢有科学,掉收视率。而这档节目,在收视率和科学严谨两方面找到了平衡点,只有大众看了我们,我们才有可能吸引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进而主动认识科学、了解科学。”陈征说。

科学节目的底线是什么?

节目中每到一个实验结束,解释的科学原理都尽量联系生活,但通常电视上出现需要思考理解的东西,很多时候观众即便不换台,耳朵也是选择性屏蔽的。即便儿时曾有过成为科学家的梦想,成年后,科学对普通人而言太遥远且可有可无。而陈征博士认为,这种想法是因为大众对科学理解有很大的局限与误区。他解释说:“一说科学,尤其是物理,给人感觉是公式、推导,这不是它的本质。按牛顿在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的说法,物理是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用严密的数理逻辑表达出来。对普通大众而言,完全不需要使用数学工具描述这种认识,但我们可以关注自然哲学的这部分,建立一个科学的思考方式对待自然现象。其实科学充斥在我们身边,不但不枯燥,还是非常美妙神奇的东西。”

另一个对科学的误区在于,科学家眼中的科学不是结论,而是论证的过程和科学思维。就像瘦驼和陈征博士,可以接受因篇幅精练而损失严谨的原理解释,但科学方法是不容被挑战被他们视之为“科学的底线”。

果壳网最为大众熟悉的是为各种生活谣言辟谣,但就一件事辟谣并不会保证换一件事大家不再上当。比如今天刚刚为西瓜注射色素辟谣,过几天西红柿注射色素的谣言又蜂拥四起,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大众不具备科学思维。“就像观众喜欢节目中的实验部分而忽视理论解释一样,人们感兴趣的是现象和结论,但结论不是科学,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才是科学本身。”瘦驼解释,“所以科普节目必须要守住科学的底线,就是科学方法不容挑战,我们希望能够在节目里渗透科学思维,这才是重要的。”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金力维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