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书乡

太空实验:失重情况下眼泪无法低落

2016-10-21 12:00 编辑:TF006 来源:作者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时,景海鹏、陈冬两位中国航天员,正在距离地球393公里的天宫二号中工作。按照我国的太空计划,尽管天宫二号依然只是太空实验室,但是离独立建造载人空间站已经越来越近了。

作者 欧罗巴


18_%e8%b0%83%e6%95%b4%e5%a4%a7%e5%b0%8f

如果按国际航空协会的标准(飞行高度超过100公里/62英里),全人类已经有551个人进入过太空。如果以美国国防部的标准(飞行高度超过80公里/50英里),总共有557人离开过地球。

但无论是按哪种标准,此时此刻都有8个人类同胞离开了地球大气层的保护,身处于美丽却又遍布危险的太空中。除了天宫二号中的两名中国航天员,其他6名宇航员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他们正身处于距离地球400公里之外的国际空间站。

尽管技术日趋成熟,但是航空飞船依然是人类目前最危险的“交通工具”。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计算,他们上世纪70年代最早的5次载人飞船失败率曾经高达1/9。即便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事故率依然可以达到1/38。当所有人以为,太空旅行已经越来越安全时,2003年在空中解体的哥伦比亚号又再次证明了宇宙探索的残酷和危险。它容不得半点闪失,也不相信任何眼泪。

而这个最危险的交通工具,也是人类目前创造出的最复杂的飞行器。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所有航天员都要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美国宇航局早期的宇航员也全部来自于空军战斗机驾驶员(由于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需要,美国近些年开始从社会科研人才领域招募部分宇航员)。各国的宇航员选拔标准都极其严格,不但要求身体素质、知识水平、抗压能力,还要有面对公众的表达能力。他们不仅是探索宇宙的科研工作者,还要成为全人类的楷模和表率。杨利伟在他的自传《天地九重》里,曾透露他们的选拔比例是12比1500。但即便是这些百里挑一、正式接受培训的航天员,也有很多人无法最终执行太空任务。

航天员的训练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他们要练习所有正常操作流程,更要反复模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突然出现的事故。当他们真正准备就绪,才有机会住进发射中心的隔离室。在某天的清晨,乘坐电梯抵达驾驶舱,之后依次爬入舱内,坐在驾驶座上,眼前出现许多曾经操作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按钮和阀门。接下来的太空旅行,他们需要运用过去数年所学的知识,以及在上千次模拟中积累的经验,沉着冷静地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

加拿大宇航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在他的畅销书《宇航员的地球生活指南》(An Astronaut's Guide to Life on Earth)里曾经说他从9岁起,就开始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于是他报考了空军学校,成为战斗机驾驶员,之后又等到了加拿大宇航局的招募。直到有一天,他一路披荆斩棘,终于进入了国际空间站。他将有机会成为第一个太空漫步的加拿大人。前一天晚上,克里斯兴奋地把自己的面镜喷了防雾剂,然后擦了又擦,生怕明天面镜起雾影响视野和舱外工作。

第二天,当克里斯真正走出空间站外时,他瞬间感受到了浩瀚宇宙带来的强烈震撼。同时, 他左眼开始分泌眼泪,并伴随了强烈的刺痛感。克里斯第一次意识到,在失重环境下,眼泪是不会滴落的,只会停在眼眶中越积越多。很快眼泪形成了巨大水球,遮住了他的视线。之后这团液体越变越大,终于从左眼眶中喷出,移动到了他的右眼。此时,身处太空中的克里斯,已经两只眼睛全都看不见了。然而经历了多年宇航员训练后,克里斯却出奇地镇定和冷静,他向休斯敦控制中心通报了这个特殊情况。

控制中心里的工作人员开始讨论所有可能的原因,比如氢氧化锂(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泄漏。克里斯根据命令调整了宇航服中的氧气,但眼泪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好在身体其他部位的感觉依然正常,他也没有感到惊慌和恐惧。相反,多年的训练积累,就在不远处的队友,以及耳机传来的基地工作人员的信号,让他觉得很安心。他靠不断地眨眼缓解刺痛感,20分钟后,模糊的视力开始变得清晰。最终,克里斯坚持留在舱外,并顺利完成了工作。

尽管休斯敦的工作人员最后发现引起眼泪的原因可能是,克里斯在面镜里涂了太多防雾剂,并且没有清除干净所导致,但在舱外的那段时间里,双目暂时失明的克里斯却从未感到恐慌。在听到事故原因后,他甚至还可以开玩笑说,以后要改用无泪配方。

事后,克里斯把这段乌龙往事写进了书里,并且在公开演讲中多次提及。他相信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危险时的勇气和沉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依赖不断地练习。有时候人生也像太空旅行一样充满未知和意外,总要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