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服务 > 行业

国妆“京粉”在她手里复苏:花汉春解密为何红极一时?

2018-12-07 14:49 编辑:文文 来源:网络

人们关于美的梦想,从人开始认识自己之时就已经存在。曾经女人们或自己手作化妆品,或从花汉春等老牌子直接购买化妆品,化妆史的第一步是怎么走的?一步一步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成果的?听老牌花汉春为你娓娓道来。

京粉历史:“几百年来,制粉以北京为最”

中国妇女的化妆习俗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就已经兴起,当时妇女化妆的主要原料是妆粉。商周时期化妆似乎局限于宫廷妇女,主要为了供君主欣赏享受的需要而妆扮,直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化妆才在平民妇女中逐渐流行。

古代女子的胭脂水粉主要有三种方式来获取,第一种方式就是自制,《红楼梦》第44回写到,宝玉笑道:“那市卖的都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可见在古代大户人家,有条件的自制化妆品是常事。第二种就是去如花汉冲香粉店等专门的香粉店买。清代史学家潘荣陛在其北京风物珍贵史料著作《帝京岁时纪胜》中称赞:“花汉冲,制兰佳之真香。”可见当时香粉店的工艺之高。什么阳高粉、养容粉、锭儿粉、馔油胰、引见宫胰、定中元胰、猪油胰都是颇受欢迎的产品。明代花汉冲旗下的花汉春与明朝戴春林,清代的孔凤春、谢馥春、戴春林并称古代化妆品“四大春”,不属于现在的雅诗兰黛、迪奥、兰蔻之流。第三种就是代购,在古代有一群特殊人群宫里的宫女格格们,她们不便于外出采买,想要用这些宫外的网红化妆品就需要“代购”了。清代乾隆年间,当时宫女们纷纷托人到离故宫只有几步之遥的“花汉冲”购买脂粉,时间一长,花汉冲店里出品的花汉春牌子宫粉成了宫中必用的物品。为了保证朝廷的使用,清朝还在北京崇文门设关收税,专供宫中花汉春宫粉之费。

齐如山(1875 - 1962)《中国的固有的化学工艺》一书谈道:“几百年来,制粉以北京为最。”“宫中所用之脂粉”在晚清时期“有些时归商家承办,如前门外珠宝市路花汉冲香料铺,即是一家,他用宫中制粉方法来制作,最细者名滴珠宫粉”。由此可见,近500年前,先人花汉冲在前门开设大香粉铺,出售各类妆粉胭脂。依仗京城地理优越、商贾聚集、流通方便的优势,把宫粉与民间手艺融汇相通,当代作家王永滨所著《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中说:“(花汉春自产的)各种香粉选料精良,制作认真,香气持久,味正,白的洁白,红的鲜红,因之,驰名京城,在光绪年间,窝头粉等化妆品曾供应清皇宫内使用。”从花汉春老牌的历史中可以看到,明清时代北京地区出产的“京粉”已经几乎等同于“宫粉”了。

京粉老牌花汉春与清宫理不清的关系

传闻之一:东家是格格?

花汉冲掌柜朱慕松(字寿如1911-1971)之子朱述炜《置一桌坐一椅摆一花瓶》记叙——汾阳籍在京人士任彦圣解放前曾在北京“花汉冲”学徒五年,一九四九年他参加革命工作离开了私营企业“花汉冲”时,新单位招人要过去学徒单位出具一份表现鉴定,由时任掌柜朱慕松做了一个很好的鉴定,后担任处级杂志主编。访谈中谈到——“花汉冲”的东家到底是谁?任先生告诉我说:是宣统皇帝的妹子。他在“花汉冲”学徒时还去王府送过雪花膏。”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示:花汉冲的传人说,清代花汉冲易主旗人,买卖做到宫里,清末东家是宣统皇帝的妹妹

传闻之二:进了乾隆造办处?

且不论这段野史是真是假,早在乾隆年间,造办处却真真实实收藏了“花汉冲”款的闻香扳指!清代的高官显贵、富商大家喜欢特制香疗养之物,将沉香、檀香、麝香、龙涎香、乳香、冰片、鹿血等名贵药材,按照合香方子配成置于闻香扳指内,起到了宁神静心、调中理气、保健养生之功效,在当时的显贵阶级非常流行。执于手间,高贵文雅,既是珍贵古雅的饰品,又可闻香养生,一物而多用,极具收藏价值。如今存世已十分稀少。如今留存的乾隆造办处收藏的花汉冲款闻香扳指,用的是银胎浮雕鎏金珐琅的工艺,也是富贵异常,寻常人不可用。

F:SS花汉冲图片资料--for产品手册闻香扳指花汉冲款 乾隆造办处工手 银胎浮雕鎏金珐琅 5.jpg

图示:乾隆造办处收藏的花汉冲款闻香扳指

花汉春解密:北京制粉为何能在清代达到鼎盛?

清代名著《红楼梦》中零散有十数回描述各种化妆品和制作方法,清代宫廷则早有内务府为各宫各殿采购胭脂水粉。都城多为各方美物集合之所在,再加上历代累积沉淀的制作工艺,北京地区的制粉技术登峰造极,京粉也成为各方妇人竞相追捧的奇货。

清王露湑《崇祯宫词》:“淡作桃花浓酒晕,分明脂粉画全身。”这里说的酒晕妆便是指浓艳的红妆。而且诗中指出,涂抹脂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面部,而是涂满全身。深居后宫的嫔妃们每天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温水洗脸、敷面。敷面这道工序与我们的敷面膜有些相似。清代开始都城(北京)制的宫粉,被加入了大量名贵的药材和植物成分,已经从化妆的作用上升到了护肤美容的作用。

F:SS花汉冲图片资料古代的妆奁精致而款式繁多.jpg

图示:古代的妆奁精致而款式繁多

花汉春在粉里加了什么让京粉品质完全不同?

《韩非子·显学》云:“夫谕性也,以仁义教人,是以智与寿说人也,有度之王弗受也。故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言先王之仁义,无益于治;明吾法度,必吾赏罚者,亦国之脂泽粉黛也。”韩非子用“国之脂泽粉黛”来说明“法度”的重要性,这就反映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粉饰的普遍化和大众化。唐、宋、元三代,古代妇女的妆容也经历了极艳、极素、极艳的如同过山车般的变化,进入明清时代,妇人们从对于妆面变化的追求进化到了对于化妆品品质的追求,所以这个时候的脂粉有了质的飞越。北京作为都城的所在,像花汉冲香粉老店所处的前门大街,每天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商贾云集,四方珍贵药材汇集于此,宫廷、达官贵人中的女人们为了美不用其极,麝香、沉香、珍珠、金银箔、龙脑等等极其珍贵的原料都被加入了脂粉中。

所以,这个时期,尤其是这个时期制作于北京的脂粉,达到了历史上质量最好的阶段之一!诸如元人所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列出“常用和粉方”:“好粉一两,蜜陀僧一钱,脑、麝各少许,白檀一钱,蛤粉半两,轻粉一钱,黄连半钱,水淘,置纸上,干,黄粉二钱,白米粉子二钱右件为细末,和匀,用。”明代的美容护肤专著《香奁润色》更是留下了一道著名的“梨花白面香粉方”:“官(当时的首都,顺天府北京)粉十两,蜜陀僧二钱,轻粉五千,白檀二两,麝香一钱,蛤粉五钱”前三项先研绝细,加入麝香,每日鸡子白和水调,令面莹白绝似梨花,更香,汉宫第一方也。

从先秦到今天,京粉经过了几百几千年的变迁,能够留存至今,都是靠如花汉春等百年老牌的坚持、坚守与传承。女人对美的追求,从遥远的年代就开始,至今尤甚,化妆用品在整个人类发展史和人文史上都扮演着她自己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一个爱美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把这份文化传递下去。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