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公道

《二十二》与《731部队的真相》:捍卫民族历史记忆

2017-08-18 18:01 编辑:TF008 来源:公道

刚刚过去的“8·15”因两部纪录片的播出而更具历史感——国内“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和日本NHK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731部队的真相》。

《二十二》历经三年网络众筹,走到了院线观众面前。没有起伏的情节,没有煽情的旁白,片子风格冷清。即便到了动情处,老人也只是低叹:“不想说了”。但这份隐忍的力量触动了很多人,一路逆袭的票房创造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奇迹。

日本NHK电视台播放了纪录片《731部队的真相》。该片发掘了二战结束后不久在苏联进行的对731部队战犯的审判录音资料,并首次公开了731部队核心成员当年有关开发细菌武器并进行人体实验的认罪录音,播出后震惊了整个日本和国际社会。

(一)

历史是厚重而沉静的,但它会因数据细节的完善而更加丰满鲜活,会因呈现方式的立体而更加有血有肉。这两部纪录片之所以带给观众极大震撼,正在于史料的扎实。而这也再次说明一个道理:“论从史出”,史识源自史实。

对歪曲历史言行最有力的回击,是铁的事实。面对一些国家和势力的信口雌黄、面对时而沉渣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必须拿出实事求是的态度,抢救挖掘更多鲜活的史料,不断夯实历史记忆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使命感,更需要紧迫感。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改写,黑白也不会因物是人非而颠倒,但“活证据”会慢慢消失,历史的鲜活度会因之而降低。

就拿“慰安妇”来说,日军侵华期间,至少20万名中国女性遭此厄运。2014年《二十二》开拍时,全国的“慰安妇”在世人数为22人,到电影完成后仅存9人,而在上映的前两天,又传来90岁的黄有良老人去世的消息,目前这个群体只剩下8人。

抢救史料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我们必须快一点、再快一点。否则,剩下的将是一个个冰冷的名字与数字。

(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基于这份清醒认识,很多国家都在挖掘史料、传承记忆上拼尽全力。比如饱受战争之苦的以色列,其大屠杀纪念馆自建立始就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幸存者、见证者,并配备了专门的团队跟踪联系他们。

一位负责人直言,“没有幸存者的讲述,就很难有详实的记录,而没有记录,后人就难以铭记。”

与我们同样惨遭日本侵略的韩国设有“真相查明委员会”,专门接受日本殖民政府时期强制征用受害者申报及真相调查申请。而最讽刺的莫过于日本,对外极力否认侵略历史,自己却从战后初期就拨出专款、组织专班,将未来得及销毁、分散于各地的档案资料搜集、整理、研究,出版了102卷的《战史丛书》。


《731部队的真相》截图

有学者指出,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国,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致力于对二战的研究,唯一未完成的是中国。这其中的短板很大程度就在于研究资料的不足。的确,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历史研究的问题上,宏观着眼较多,微观挖掘不够。而别有用心之人恰恰精于钻这样的空子,跟我们抠字眼、抠细节。比如,日本右翼分子始终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30万”这一数字上大做文章,以数字之别否认屠杀之实。

《731部队的真相》截图。

(三)

史料收集应当上升为国家工程,纪念馆等相关机构需责无旁贷地走在前列。众筹而生的《二十二》说明,社会力量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完全可以同国家力量形成互补。全社会力所能及参与的过程,也正是接受历史洗礼的过程。


《二十二》官方剧照

今天从来都是安放在昨天的基座之上,倘若历史蒙尘,明天注定是流沙上的大厦。1945年那场胜利,距离我们已经有72年。这个不断变大的数字会否稀释民族记忆,取决于每一代人的作为。当代人离得不远,尚可看到那个年代的背影,尚可抢救消亡未尽的史料。全力跑赢时间,抢救更多史料,将是对抗战岁月的最好祭奠,更是对民族未来的真正负责。

 

来源:北京日报公众号 公道 崔文佳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