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大学篇目进高中 六篇“古代文论”入选新课标

2018-01-23 19:33 编辑:TF008 来源:北京晚报

1月16日,教育部发布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新课标引起热议。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原来的“诵读篇目的建议”被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数量从原来的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记者注意到,在72篇(首)推荐背诵篇目中出现了“古代文论选段”,中学生背诵古代文论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一般而言,古代文论是中文系大学生的必修课。此次增篇意味着大学学习的内容进入了中学学段。

中学生学习、背诵古代文论的难度大不大?意义何在?对提高语文成绩有无帮助?记者采访了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论学者王南教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常作印以及古代文论专业硕士、北京九中青年教师王讯飞,一探究竟。

    现象

    语文背诵篇目大幅增加

1月16日,很多中学教师正忙于期末考试,就在这天,教育部发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尤为引人注意的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大幅增加,由原来的14篇(首)增加到了72篇(首)。

对此,许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表示“还好我已经毕业了”,还有人表示“长大以后才明白,古文真的魅力无限,值得学习”,更有古文爱好者表示应该“背诵《古文观止》全书”。网友的看法归纳起来代表三种观点:其一,增加这么多篇目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痛苦的;其二,学习古文的意义不只是应付考试,对于个人修养的提升很有帮助;其三,增加的这些篇目远远不够。

记者注意到,此次新课标的推荐背诵篇目中不仅有“必修”、“选修”、“诗词曲”等部分,还首次出现了“古代文论选段”,“古代文论”究竟是何物?

古代文论的全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涵盖了从先秦时期至清末民初的中国文学理论。作为一门课程,古代文论是大学中文系学生独立于基本文学理论(对中外文学理论的知识性介绍)之外的一门必修课。研究生阶段,学生还可以在文艺学专业之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方向继续深造。同时,这门课还是文艺学研究生的必修课。此次推荐背诵篇目中涉及的选段包括《毛诗序》的一部分、三国时期曹丕《典论·论文》选段、南朝钟嵘《诗品序》的一部分、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选段、清代郑燮《题画》(《画竹题记》)一则以及民国初年王国维《人间词话》选段。

据了解,这些选段几乎全是大学古代文论课程中必修的经典段落,虽然在原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以“课后研讨”及补充阅读材料等形式出现过,但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仍然是陌生的,甚至是神秘的。同时,“新课标”明确地使用了“古代文论”这一名词,并且将大学古代文论教学内容中的经典篇目作为推荐背诵篇目加入了中学教材,必将引起更大的反响。现任教于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的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常作印这样说:“新出现的这些文论选段,有的在旧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过,不是什么新奇之物,但原教材中的文论选段基本上属于‘补白’的地位,比较碎片化。新版课标第一次单独列出,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古代文论来了,这些陌生而略显神秘的文本究竟是何面貌?对于这些文本的了解、学习甚至是背诵有何更为深刻的意义?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南教授,对这些选段及其意义进行介绍。

    原文

    《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战国末期,儒学家毛亨及其侄毛苌辑注了《诗经》,故而后人将此版本的《诗》称为《毛诗》。《毛诗》中每首诗均有序言,称为小序;第一首诗《关雎》题解之后的序言被视作《毛诗》的总序,称为大序。

虽然本次入选背诵篇目的《毛诗序》选段只有极短的一小段,但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毛诗序》开创性地指出了文学的情感性。”王南这样说。的确,现在人们往往都认为诗是抒发感情的,但是在中国早期的文学理论中,诗的主要功用并不如此。朱自清曾在其文论著作《诗言志辨》中指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山的纲领便是“诗言志”,自先秦始,“诗”贴上了“言志”的标签,而彼时的“志”往往指与政治或者个人修养有关的理想和抱负,绝少涉及情感。直到《毛诗序》问世,在世所公认的通行《诗经》版本中指出了诗其实是情感在人内心发酵而成的,再借由语言进行表达。如果语言不足以表达如此充沛的情感便需要通过慨叹的方式;若如此还不足以抒情便需要通过歌唱的方式,当情感浓烈到歌唱都无法表达时,便只能诉诸手舞足蹈而抒发了。

虽然《毛诗序》的论述相较于《尚书》中“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百兽率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毛诗序》一针见血地表明了在志与言之间,确实存在情感,情感既是诗的来源,也是诗的主要内容。

    《典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典论·论文》是古代文论中第一篇专论“文”的文章,为魏文帝曹丕所作。曹丕通过这部《典论》发表了他对政治、社会、道德、文化的一系列看法。素有文才的曹丕将文看得极为重要,故而专作《论文》一篇来论述文的意义。尽管《典论》中的其他文章大多已经散佚,但《论文》一篇由于被南朝梁国的昭明太子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在传说中,曹丕是一个阴险、狠辣的人。相传他曾逼迫曹植七步成诗,否则便会杀了曹植。但人们却往往忽略了曹丕作为“三曹”之一的文学成就。曹氏三父子都颇具诗才:魏武曹操之诗高古雄浑,气势旷达,又充满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思;陈思王曹植之诗飘逸灵动,抒情深切,更是在后代收获了像李白这样的“粉丝”。曹丕的诗同样富于深情,但其诗才却往往被忽略。更为遗憾的是,曹丕作为理论家的才能同样被忽略了。

《典论·论文》将文提高到了“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曹丕还在文中指出寿命有限,生前享有的荣耀也会随着生命的终止而完结,但是却可以通过写出旷古烁今的文章而不依托史官评价、不靠声名地位而与世长存,名留青史。如此看来,若是中学生能深刻了解这一选段的深刻内涵及意义,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文的重要性,从而为语文学习打下更为牢固的认识基础。

    《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诗品》是南朝梁国钟嵘所著的评诗专著,一般称呼为“钟诗品”,以区别于唐代署名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这部作品出现于刘勰《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之后。这两部作品的先后问世体现了南朝文学的成熟与繁盛。

春天的熏风和北归的鸟,秋天的清月和声微的蝉,夏日的白云和瓢泼的雨,冬季的冷月及刺骨的寒,这些意象都是四季变换在诗中的写照。盛大的聚会可以写诗表达喜悦,离群索居也可以写诗表达哀怨。屈原出离、昭君出塞、挂印出走、粉黛生辉,这些都可以感动、激荡人的心灵,除了诗以外还有什么形式能够表达?所以古人说:“诗可以让人群居而相互交流、可以哀怨而讽刺时政。”诗还可以让有志之士安于贫贱之中而厚积,在幽暗之中也不会感到苦闷。

诗在钟嵘的心目中无所不能,但到了当代,却少有人能认识到诗的特殊价值。这一篇的入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唤起学习者对于诗歌描摹世事、抒发胸臆及影响情绪、陶冶性情作用的认识。

    《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白氏与元稹共同倡导唐代新乐府运动。元九是元稹的别称,这封写给元稹的书信可说是新乐府运动的宣言。这段选文指明了诗所包含的情、言、声、义可以感动人心,在这一过程中是情最先接近读诗之人,之后从言开始,通过合乎规范的声韵感动人,而感人最深的还是诗所蕴含的深意。白居易认为,情应该是诗的“根”,由此生长出了言辞之“苗”,而诗的声韵则是开出的“花”,蕴含的深义则是由此结出的果实。此外,也暗示了诗的音韵应该是华美的,而诗义应该是真切、真实的。

这段选文虽短,但是却形象地揭示出了白居易心中构成诗的要素,并言明了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及白居易对于这四要素的要求。我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此时产生的文论也极具代表性。

    《题画》

    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这段选文的作者是郑燮,即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郑燮诗、书、画皆精,时人称他为“画、诗、书三绝”,又有“真气、真意、真情”的特点。

这段选文讲述了郑燮一次画竹的经历。在一个清秋之晨,郑燮看烟光、日影和露气皆在竹子的疏枝密叶之间流转浮动,胸中便泛起了勃勃的创作渴望。他也坦言,他心中所想的竹子并不是眼中看到的那几株。磨墨、展开纸张再落笔画竹,所画的竹子此刻又不是心中所想的那样了。由此郑燮认识到,在创作法则上确实应该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行构思再作画。但是超乎创作法度之外的妙趣,却又是转瞬即逝的机缘。而这种创作观念,不仅仅适用于作画,同样适用于其他的艺术创作。

中国自古就有诗乐舞不分的传统,虽然随着各个门类的艺术发展日臻完善,与之相应的理论也不断成型、完善,但是不同门类艺术之间的理论往往有共通之处。王南评价这则选文:“既是泛艺术论也是精彩的文论。”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人间词话》应该是此次选文中最为大家熟知的文本,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人间词话》的字面意更好理解,而此次选文主要涉及的“境界”一说也是文学作者们不懈的追求。如果学习者能够树立对于文学“境界”的追求,对于其在不自觉中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是极有帮助的。“《人间词话》体现了在巨大历史变革下文学观念的转变,也勾连起了古代与现代。”王南这样评述。

    观点

    “一看就是行家选的”

“选得好!”王南简短而有力地评价了这六段选文,并且进一步补充,“这一看就是行家选的。”作为一位师范类高校的教授,王南很清楚他的学生大部分都会成为语文老师,所以他早就在学校的支持下进行一项古代文论教学改革的重点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王南曾经针对中学语文老师掌握的古代文论知识进行问卷调研,列出了29个基本的古代文论概念请全国各地的一线中学老师们作答。当年的调研结果让王南得出了结论,中学生其实是需要掌握古代文论知识的,但是这种掌握不能是“辞典式的注释”,而应该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进行普及。在中学生形成三观的重要阶段,给学生一些“感性的”、具有美感的“观念性的”古代文论知识。

王南经常强调“好的古代文论作品往往也是好的文学作品”。汉语的音韵、词语组合方式、意象化造字法及其所体现的意象化思维决定了汉语具有极强的审美表现力。此次入选推荐背诵篇目的这些作品在王南看来“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了汉语的独特美感。”王南还特别强调:“这些文论作品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不仅如此,王南还指出了当下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两个极端,其一是“太泛”,不够具体;其二就是狭隘的功利化,脱离了传统文化的真实意义。此次这些入选的推荐背诵篇不但是学生打开传统文化学习之门的钥匙,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学、诗歌的本质。由此,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本质。

被问及此次选文的“遗憾”,王南表示“如果能再多一点关于诗的理论就更好了”。“例如《文心雕龙》中的《明诗》可以选一段。《文心雕龙》是典范性的骈文,而骈文正是南朝文化全面审美化、艺术化的最好写照。也正是由于南朝文化的繁盛,才孕育了唐代文学的高峰。”王南这样说。另外,王南还推荐了宋代“全才”苏轼的《书黄子思诗后集》,因为此篇“带有明显的宋代文化特征,是对于文学创作观念的理性表达”。

此次推荐背诵篇目中出现文论还意味着语文教育开启了文学理论教育的进程。虽然选段不多,内容也不长,但是意义巨大。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高中阶段接触这些不太难懂的理论是合适的,大学专业及所学知识更为细化,学生往往会忽略中华传统文化中基础的、观念性的知识。所以在高中学习这些知识不但避免了学生们与此失之交臂的可能,更为有兴趣于此的学生开启了一扇更全面认识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窗。

关于这些篇目将如何呈现,常作印老师根据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做出了预测:新版高中课标规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三类课程分安排7至9个学习任务群。”由此可推断,新教材将由原来的必修、选修两类课程,变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新教材将由原来的主题单元编排方式为主变为学习任务群的编排方式为主。对照新课标中给出的学习任务群,常作印认为古代文论选段可能会编排在选修课程的“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或“学术论著专题研讨”任务群里,很有可能集中在一个单元。

北京九中高中部的青年教师王讯飞在研究生阶段随王南教授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在得知此次课程标准改革的细节之后十分激动,他表示“这些选段绝对是精挑细选的,从文学本体到文学价值,再到具体的表现方法都有所涉及”。最后,他半开玩笑地说:“以后我可以更清楚明了地向大家解释我的研究生专业了。”

 

来源:北京晚报 实习记者 袁新雨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