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历史

葛利普墓:美籍地质学家长眠燕园

2018-03-30 10:23 编辑:TF003 来源:北京晚报

踏进红墙灰瓦的北京大学西校门,沿右转小路步行约百米,心情忽然变得肃穆起来——与中国文化深深结缘的葛利普先生之墓,就立在左手边的树丛与草地中间。

两排矮矮的石栏杆,为通向墓碑的石板路指引出方向。掠过还有些干枯的草地和已经吐翠的树木,我来到葛利普墓碑前。这是一块简单朴素的汉白玉石碑,上面用十行字概括了美籍地质学家葛利普先生的生平。

一位外国地质学家的墓碑为何会建到北大燕园中?在前来扫墓之前,我也专门了解了一些关于这位学者的事迹。

葛利普生于1870年,是近代地层学的创建人之一。1920年,他应邀来华担任中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并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中国大地广博神奇,资源丰富,这也为葛利普研究地质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这一年来华后,葛利普便把他的才情与热血深深洒进中国大地,在我国从事地质、古生物研究和教学26年,直到逝世。这座碑文上也写着:“葛氏在北京大学和地质调查所从事地质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对我国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建议和参加编辑《中国古生物志》,撰写《中国地层》等专著及论文200多样。”可见,葛利普深深热爱着中国文化,并把他的名字与学术贡献永远地留在了中国地质学的历史长河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愿与日本侵略者合作的葛利普被日军关进了北平集中营。营中的日子备受折磨,可葛利普却坚持学术创作。有相关人士回忆称,后来,在营中的葛利普双眼近乎失明。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才终于恢复自由。

怀着对中国的热爱,这位外籍地质学家在生前提出了将墓碑建在北京大学的愿望。墓碑最开始建在校园的沙滩地质馆,1982年7月迁至北大西门旁。如今,这块看似简单无华的墓碑,既是葛利普生前品质的象征,也是这位戴着眼镜、留着打卷短发的学者,与北大之间再续情缘的连接石。

GO提示:

公交可乘332、运通106线在北京大学西门站下车,地铁可乘4号线大兴线到圆明园站A口出,而后步行约900米可到。普通游客需持身份证在西门口登记后才能进入。周边景点包括圆明园遗址公园、颐和园等。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殷呈悦 文并摄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