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日讯,刘若英回应退票风波:该说的都说了 希望回归电影 我也相信清者自清,奶导的诚意之作后来的我们,说实话我觉得至今为止看过最棒的一场电影了!希望早点查明真相!相信大部分人都会一如既往的支持~

预售票房1.2亿元(超去年的现象级电影《速度与激情8》),猫眼平台标记“想看”超91万人次(超过《复仇者联盟2》),上映5天票房近10亿,五一档期内票房占比高达68%,稳坐档期票房冠军,作为刘若英导演的处女作,《后来的我们》在市场上的表现堪称完美。然而,这么一部现象级的电影,从上映首日开始不断陷入争议。先是上映当晚就爆出“退票门”,全国各地院线经理爆出该片出现恶意退票高达38万张,涉及票房1300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票房门”还没有结果,影片在豆瓣网评分一路下跌,从刚上映时的7分,目前已经跌破6分大关,仅剩5.9分,一只脚已经迈入了烂片的行列,甚至有不少网友指出影片“消费情怀,三观不正”。
上映前凭经典歌曲积累巨大人气该片预售票房破亿创纪录与去年五一档《拆弹专家》和《记忆大师》等多部影片平分秋色不同,今年五一档期《后来的我们》在票房上成了唯一赢家,同期上映三部国产片《幕后玩家》《战神纪》《低压槽:欲望之城》首日票房总共仅收0.6亿。根据猫眼票房专业版显示,电影《后来的我们》在上映前就积累了巨大的热度与人气,想看人次高达91.1万,这一数字创造了猫眼历史纪录(第二名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81.1万;第三名为《复仇者联盟3》71万)。加上影片两位主演井柏然、周冬雨的粉丝基础,导演刘若英的经典歌曲《后来》,屡次给该片加足热度,上映前一周预售票房突破5000万,上映前一天预售票房成功破亿,这一成绩甚至高于去年的现象级电影《速度与激情8》。
该片官微曾宣布,《后来的我们》是唯一首日预售破亿的爱情片。而该片的首日票房最终达到了2.8亿,打破了《港囧》在三年前创下的国产片工作日首日票房纪录,并接近《战狼2》2.92亿的国产片工作日最高票房纪录。到目前为止,该片分别以2.75亿、2.18亿、1.47亿的单日票房成绩保持着热度,这样的票房成绩以前只会在春节档出现。
上映当天院线经理陆续传出“退票门”杭州也有影院出现恶意退票与《后来的我们》首日高票房形成鲜明落差的是,当天晚上全国各大院线经理的群里开始陆续爆出该片“恶意退票”的消息,网上开始传出质疑影片为了争取高排片率做不正当操作。作为八大票仓之一的杭州,也有不少影院“受害”。一位院线经理透露,前两年杭州年票房一直排在第一位的萧山德纳国际影城在上映首日就遭遇了200多张退票,“不过浙江的院线相对来说管理比较规范,‘受灾’情况没那么严重,像四川、湖北、东三省地区院线管理没那么完善的,情况就会比较严重。”另外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受损失比较严重的电影院基本上是猫眼直接合作的,像不提供退改签业务的金逸院线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损失,还有时代院线通过票时代和猫眼合作的影院,因为退票手续繁琐,其旗下的影院也没有太大的损失。还有一部分没有被退票的则是没有参加19.9元预售活动的电影院。”“退票门”爆发之后几个小时,猫眼电影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公布疑似恶意刷票并退票数量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已将相关数据、证据提交主管部门并将协同作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同时关闭猫眼平台退票功能。截至目前,调查依旧还没有结果,该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其实对院线来说,这部电影一方面在首映当日造成了损失,另一方面也因这部电影的火热,增加了不少的收入。这件事情很难下定论到底是谁做的,从目前事件的发展来看,包括猫眼、出品方、观众、院线等各方都是受害者。”
事件发酵从“退票门”陷入“三观不正”这部现象级电影口碑直线下滑相对于一路飘红的票房,影片口碑则一直伴随着争议,有人感慨其情真意切,也有人不屑其消费情怀。尤其“退票”事件爆发后,该片在豆瓣网评分一路下跌,从刚上映时的7分,目前已经跌破6分大关,仅剩5.9分,一只脚已经迈入了烂片的行列。当然,这其中不乏“退票”一事引发了部分观众的反感,产生报复性打低分的情况,但不可否认,很多观众对《后来的我们》要么表示无感,要么认为影片套路满满。对于片中最核心的情感线,有观众认为:“剧情很散,大部分时间感觉很矫情。”尤其是影片后半段男女主角坐在车里回忆往昔,过于文艺的对白,与影片前半段接地气的风格格格不入,令人尴尬。而对于片中的现实元素,网友“把噗”犀利地指出:“几乎所有设计都源自浅薄又刻意的想象,一幅为外省小镇青年量身定做的‘北漂’图景。要爱情没爱情,要奋斗没奋斗……”更严重的是,片中美化前任、丑化现任,以及男主角有家室后,却差点与女主角出轨的做法,都被很多观众认为是“三观不正”,更有网友从电影里看到了奶茶曾经的感情史,“求求奶茶你,别再消费你当年和陈升的恋情了。”
(原标题:刘若英回应退票风波 网友:三观不正的电影,退票的我们)
相关新闻:《后来的我们》深陷退票疑云 已被电影局约谈
018年5月1日讯,刘若英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4月28日上映,三天票房即突破7.69亿元,成为“五一档”的最大赢家。然而,随着爆款的诞生,票房疑似造假的情况也被爆出,该片在上映首日出现大量集中退票情况,被业内怀疑为抢占排片制造虚假的预售成绩。

对此,影片的联合出品方、发行方、售票平台“猫眼”连发两篇声明进行了自查,国家电影局也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昨晚,片方和刘若英工作室也终于告别沉默发出声明,一致表示希望尽早查明事实真相。
被疑造假:预售破纪录,映前再退票
由刘若英执导,周冬雨、井柏然、田壮壮主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自开拍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上映前夕,该片在猫眼平台的“想看”人数就超过了90万,创造了该项指标的纪录。与此同时,影片首日预售票房破亿,总预售票房达到1.2亿,成为唯一一部首日预售破亿的爱情片,并进入影史预售票房的前十名。在超高预售的推动下,该片在上映首日排片高达43.8%,票房斩获2.85亿,领跑“五一档”。
然而,在诸多光环的背后,负面消息也随之爆出。知名博主“电影票房”引用大量院线内部人士消息称,该片在首映当日出现异常退票现象,“其中万达院线的单区域退票数量都在数千张以上,远超过平常的退票比例和幅度。目前,仅万达方面已统计出有超过9万张退票。”部分院线和影城对此也采取了应急措施,通过限制退票名额、查询退票渠道等手段抵制恶意退票。
“电影票房”认为,“此次异常退票情况跟以往的注水、锁场和买票房等手法截然不同,是一种新型的票房造假手段。”并进一步解释了这种“互联网造假手段”,“造假方直接使用软件注册不同的网络虚拟账号,在不同地方和不同时段购买大量的电影票,制造大量的虚假票房数据入场,让影院误以为预售高而增加排映场次,而后利用影院退票渠道进行虚假票房的退票处理,这些已经售出大量影票的场次已无法取消排片,而达成绑架排片的目的。”
猫眼回应:疑似被恶意退票约38万张
作为《后来的我们》的联合出品方、发行方及售票平台之一,“猫眼”被“电影票房”列为此次票房造假事件的“嫌疑人”之一。
对此,“猫眼”在29日凌晨发表声明,称截至4月28日23点,经排查,猫眼平台疑似被恶意刷票并退票数量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占影片当日总票房2.8亿的4.6%。恶意刷票订单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猫眼”已将相关详尽数据和证据提交主管部门,并将协同主管部门做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同时已向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寻求数据协助。为了保护用户、影城、片方的合法利益,“猫眼”平台将暂时关闭退票功能。声明还表示,针对网络上部分自媒体,在没有核实事件真相的前提下,主观臆测并发布恶意不实言论,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当晚,猫眼再次发布声明,公布了调查结果。“猫眼平台4月28日的退票订单中,有54%的订单确定为用户正常改签行为,在剩余46%中,有部分确定为恶意刷票,疑似黄牛行为。”并针对此次事件提出了“优化方案”,“建立更完善的退改签服务机制,强化风控机制,提前识别、防范、抵制异常退票行为,降低被黄牛盗刷的风险。”
电影局约谈相关人员:确有异常,具体问题尚待研判
据《中国电影报》报道,国家电影局关注到某热映影片在开场前出现大量集中退票情况后,依据国家电影专资数据平台的数据,对近几日退票信息进行了分析,初步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具体问题尚待研判。
29日,电影局有关负责人已对影片出品方、发行方等相关人员进行了约谈,要求立即完善退票机制,认真查明存在的漏洞、进一步梳理情况、完善数据,形成书面报告报主管部门。
电影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哪一部影片,都应该以其影片质量去赢得观众喜爱。电影主管部门坚决反对不正当竞争,反对任何票房造假的行为,决不允许任何扰乱电影市场、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电影产业整体利益和声誉的行为。对此一旦发现查明,将严肃处理。希望广大电影企业和从业人员认真学习遵守《电影产业促进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共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更加规范有序的电影市场。
刘若英团队发声:强烈希望查清事实真相
昨晚,就在国家电影局认定该影片退票情况确有异常之后,始终保持沉默的电影《后来的我们》片方及刘若英工作室在同一时间发布声明,首次回应了“退票异常事件”。
片方表示对该事件高度重视,并全程关注事件进展,希望彻查到底,水落石出。“感谢观众对电影《后来的我们》的关注和喜爱,也感谢对此事件理性发声的媒体及市场评论者,请各界人士继续对电影《后来的我们》予以支持和监督。”
刘若英工作室也表示,会积极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尽早查明真相,使该作品早日回到更纯粹的电影讨论之中。“刘若英团队自28日迄今,持续与片方和发行方进行沟通,强烈希望找出问题所在、查清事实真相。刘若英及团队一直以诚信作为行事基本标准,参与电影《后来的我们》的本意,是希望以至诚的态度,创作这部作品,与观众分享。”
快评:票房造假进入互联网时代?
此次“退票异常事件”,究竟是电影《后来的我们》的哪个利益相关方所为,目前还难以作出结论,这不是某个相关方进行一番自查就能厘清的,而是涉及到出品方、发行方、网络售票平台、院线、影院等电影产业全系统的一次疑似造假事件,最终结果仍需等待国家电影局深入调查后的结论。
但和以往的“偷票房”、“买票房”、“幽灵场”甚至“粉丝锁场”等形式不同,此次票房造假事件是有人利用了电商票务平台的退改签机制,仅用极低的成本就达到了提升预售数据并最终影响排片的效果。换句话说,以前的票房造假多多少少还是需要一定数量的真实购票的,而这一次,一买一退,票款仅仅在电商平台上打了个转,就回到了造假者的腰包。难怪业内称之为“互联网造假”。这样的行为如果不能得到彻查和严惩,必将引发效仿,并严重干扰正常的电影发行秩序。
院线和影院,在此次事件中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以往常常被“跪求拍片”的影院经理们,在强大的电商平台面前俨然成了弱势的一方。有数据显示,2018春节档有90%的观众是线上购票。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现金流和客户数据已经被电商平台把控。不仅仅是售票,影院在排片上也一直以电商平台的数据作为参考。也正是因为这种现状,才给此次“退票异常事件”的造假者钻了空子。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时代的到来,电影产业既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此次事件就暴露出电商票务平台对电影行业潜在的垄断,尤其是当制片方、发行方、票务平台三位一体时,就有可能产生不公平竞争。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给管理部门提出了全新的考验。
最后说回到电影《后来的我们》,其实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该片的完成度很高,也确实吸引了大量的真实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规模的讨论,不少观众被影片中真实的北漂生活触动,为男女主角遗憾错过的爱情而流泪。可以说,即使没有“异常退票”这种操作,影片在“五一档”也有很大可能成为最终赢家。但如果真的有影片相关利益方参与了此次票房造假事件,那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时无论影片的真实票房和口碑如何,人们记住的只会是“造假”这个难以抹去的污点。这对所有参与影片的创作者来说,才真的是最大的不公平。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综合(深圳热线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