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文教

滋养孩子的中国灵魂 北京赫德学校中国印迹活动完美收官

2018-05-17 17:11 编辑:文文 来源:网络

近日,“中国印迹”母亲节亲子同乐日完美收官。近二百个家庭、四百多名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在赫德学校过了一个花香浮动、笑语欢声的母亲节。拙雅的器物,古朴的手艺,身着中式服装的家长孩子们……北京赫德学校用一场传统文化主题的“中国印迹”献礼母亲节。

滋养孩子的中国灵魂 北京赫德学校中国印迹活动完美收官

有参加活动的家长说:“中国传统文化这么有趣,北京赫德学校的母亲节活动不能更赞,小朋友终于亲手摸到了在紫禁城里见到的斗拱和榫卯,从此她又迷上了刨子,墨斗,投壶和脸谱!”

也有家长说:“走进北京赫德学校,观察到的第一点就是每个老师都笑容可掬,态度谦和。母亲节活动的最后,看见招生老师把富余的花送给打扫卫生的阿姨,我们也很感动。在赫德学校里读书的孩子们幸福指数应该很高吧。”

滋养孩子的中国灵魂 北京赫德学校中国印迹活动完美收官

惊鸿一瞥:北京赫德学校文化中的中国印迹

北京赫德学校的小安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师从著名扬琴教育家黄河教授。一曲《云端》一曲《春》,如珠落玉盘,酣畅淋漓。源于平日的积累,北京赫德学校的孩子们在母亲节的舞台上即兴献上一曲《游子吟》作为对全场母亲的祝福,这就是我们令人骄傲的赫德孩子们。

每年的春夏秋冬,北京赫德学校的老师都会按照节气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百多首古诗词。孩子们在诗词中感受冬去春来,夏花秋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书法国画、民风民俗、古典音乐的学习,赫德学校的孩子们跟着节气制作花草扇、草木染等。北京赫德的老师们就是这样运用祖先的智慧宝藏,滋养孩子的中国灵魂。

喜欢《魔戒》和《大话西游》的北京赫德学校校长

一个中国灵魂,就是要有能力在当下过好富有中国美学和文化底蕴的现代生活。然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远不止于此,要怎么带领孩子去领味中国的哲学和思辨呢?听听北京赫德的常丽华校长怎么说。

滋养孩子的中国灵魂 北京赫德学校中国印迹活动完美收官

“三打白骨精这场戏,你给唐僧和孙悟空的表现各打多少分?”在“滋养孩子的中国灵魂”演讲中,常校长笑着问。

现场的一位爸爸回答:“给孙悟空打9分吧,给唐僧6分不到。”另一位小男生也支持这个想法,看来大家都是孙悟空的拥护者。

“我教学生的时候,这个问题抛出来,全班同学都跟你们一样,给孙悟空打高分。”常校长挤挤眼,“然后我们就开始学习并讨论这段故事,等到完成之后再次打分,所有人都给唐僧打了高分,完全逆转了一开始的打分结果。”

看着大家一脸的惊讶,常校长调皮地笑着说:“我们都做了什么讨论呢?等你们上到北京赫德学校的五年级,答案自然就揭晓了!”

常校长以五年级的中文教材《西游记》为例,谈及了在学习这本名著的基础上,老师将带领孩子涉及的各种思辨式学习。类似这样的讨论主题还很多:比如金箍棒和紧箍咒各自象征着什么?真假美猴王的奥秘到底在哪里?你的“心魔”是什么?

每一个话题,又都可以变成延展讨论的内容,大可大到思考国际关系、小可小到和老师同学的日常相处,还有根本处的认识自己,这才是读书活用。

滋养孩子的中国灵魂 北京赫德学校中国印迹活动完美收官

在讲座尾声,常老师说她把电影《大话西游》中的哲学隐喻带到了北京赫德学校课堂上,更兴致勃勃地讲起另一部她极爱的电影《魔戒》。让深入得以浅出,这是学问。在有趣的表象中理解深刻的哲学至理,更是一种智慧。这恰恰是北京赫德想要教给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在北京赫德接过祖先的画笔:我有我的世界

不止孩子,很多爸妈也是第一次见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百戏”。茶百戏始见于唐,盛行于宋,许多历史名人如宋徽宗、陆游、李清照、杨万里、苏轼都喜爱分茶。此次北京赫德学校特别请到茶百戏的唯一代表性传人章志峰老师前来。章老师带着孩子们体验了点茶,品了乌龙茶汤,还在现场演示了在茶汤沫上利用空气和水的反应作画的绝技--茶百戏。

母亲永远是孩子心目中最美丽的存在,一起欢笑、一起创作、一起全神贯注。穿上我们中国式样的服装,在北京赫德感受不一样的手工智慧。祖先的生活符号也印在了我们的生活里。这段掺杂着阳光味道的记忆,让这个夏日清朗,余味悠长。“中国印迹”,期待再见!

滋养孩子的中国灵魂 北京赫德学校中国印迹活动完美收官

关于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双语学校是一所融合中西、着眼未来的精品学校,2017年9月小学正式开学,未来将陆续开设幼儿园和初中、高中。我们致力于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和经验,为渴望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家庭,提供全方位、高品质、15年一贯的系统教育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