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北京

北京一中院未审庭有一群“特殊”法官 法庭外他们是严格的家长

2018-05-31 11:14 编辑:admin 来源:北京晚报

2018年5月31日讯,未审庭在北京一中院,作为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有点“特殊”,因为这里的法官像“严厉的家长”。法庭上,他们判案不仅要严格对标法律的尺度,法庭外,他们还要像孩子的亲人一样,谨慎而细心的呵护这些未成年人的成长和未来。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记者来到北京一中院,采访了未审庭的民事审判法官李纪红和刑事审判法官赖琪。两位法官分别从社会观护、社会调查、心理干预和回访帮教四个方面,介绍了他们和第三方社会力量在法庭之外所做的工作。

社会观护 孩子的监护权归谁?社会观护员出庭发表意见

2017年初,15岁小磊的母亲以变更抚养关系为由向一审法院起诉称,小磊父亲作为小磊的监护人,竟多次将属于小磊的存款挪为己用,严重侵害了小磊的合法权益,而且在小磊父亲抚养期间,孩子出现了打架、夜不归宿的情况。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小磊自2016年10月至今与母亲共同生活,且小磊已明确表示愿意与母亲共同生活,一审法院支持了小磊母亲的诉求。小磊父亲不服上诉至一中院。

“小磊一走进法庭,我就发现这孩子和他的母亲比较亲近。”一中院未审庭副庭长李纪红告诉记者,“法院受理后,合议庭法官决定在本案中引入社会观护制度,聘请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社工进行了相关社会调查,并作出了社会观护调查报告。”

李纪红告诉记者,报告从未成年人小磊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父母各方的经济条件、家庭状态以及小磊对此次案件的态度、父母各方未来的生活计划等多个方面进行客观陈述,较为完整的呈现了小磊及其父母目前的个人情况和生活状态。

报告里提到,小磊的父母都已经再婚,父亲和继母有套住房,能够保证小宇的居住空间,但是小宇和继母的关系并不好。小宇的母亲再婚后又生育了一个孩子,小磊要和母亲一家以及姥姥挤在一起住。“报告里还特别提到了小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孩子说喜欢和母亲住在一起,自己有早饭吃,可以被照顾,心里开心。”李纪红说。

开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还邀请参与社会观护的社会观护员出庭参与庭审并发表意见。李纪红说,“小磊父母听完这份专业的意见,一改一审吵翻天的样子,都表示从孩子利益最大化出发。”

经合议庭评议,该案当庭宣判,判决驳回上诉人小磊父亲上诉,维持原判。小磊父母当庭表示服从法院判决。

社会调查 外来务工青年斗殴被诉 法官赴户籍地社会调查

根据刑诉法的规定,法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可以依情况进行社会调查。“但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程序,更是我们做出判决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是我们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入思考。” 赖琪法官从事未成年犯罪审判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案例。

据统计,自2009年一中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成立至2017年,非京籍未成年人犯罪占全部未成年罪犯的57.1%。15岁的小郑是一起故意伤害案件的被告人,他随姑父进京打工,在超市做摆货员。

2016年的一天,在超市附近的胡同里,小郑与另一同事小李因看新来两个同事小王、小孙不顺眼,即对新来同事进行殴打,小郑还没怎么动手,突然看到小李持刀扎向了小王,致小王胃贯通伤。经法医学鉴定,小王的损伤已构成重伤。

“一中院作为二审法院,考虑到原社会调查内容简单,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小郑的自述,于是我们决定远赴几百公里之外的小郑原籍地进行社会调查。” 赖琪说,他走访了当地派出所、司法所,调查了当地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政策和监管情况,走访了小郑的父母和亲属、原班主任,“我们发现,这孩子在学校期间是个优秀的学生,没有前科,他的父母也愿意赔偿被害人的损失。”

赖琪说,综合小郑的犯罪情节以及本次社会调查所掌握的情况,最终对小郑从轻判处刑罚。

“未成年人来到城市,特别是进城务工的青少年,城市较为明显的社会阶层划分与资源分配不均衡强化了他们的‘被剥夺感’,这种被边缘化、被排挤、无法融入的处境会激化他们的不良情绪,成为他们犯罪的社会诱因。”赖琪说。

心理干预 少女产子抛窗外致死 法院邀请专家心理干预

在向记者介绍心理干预机制之前,赖琪法官先给记者讲了一个他注意到的现象。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审判中,需要通知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一般就是他们父母到场,庭审中,父母可以时刻关注来自检方或者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诱导式、无关的发问并提出异议。” 赖琪说,“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孩子怕丢脸,并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到场。”

这个时候,心理干预便可以派上用场。心理咨询师,在专业的环境里,通过和孩子交流,可以打消他们疑虑。“有不少孩子的父母到场后,孩子从胆小不敢言语、抗拒发问变得有底气了,也能直面问题。更重要的是,看到父母,可以唤醒他们内心的良知。”

赖琪还向记者讲述了17岁的被告人小季的案例。小季在产下一个婴儿后,随即将该婴儿从卫生间窗户抛至楼下,致使该婴儿因重度颅脑损伤死亡。小季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起诉。

赖琪说,一中院未审庭为了解小季的犯罪动机,消除犯罪对小季可能带来的心理障碍,主动邀请心理辅导专家李捷对小季进行了心理干预。

李捷从小雪的话语中听出她对未来还有信心,只是小雪正处青春逆反期,而父母家人又疏忽了对她的教育,因而在小雪的生活中没有能让她信任的长者,所以她才对网聊十分依赖,盲目信任网友。

通过心理干预报告,未审庭对小季的父母进行了教育,教育他们不能因为工作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交流。青春期的孩子冲动叛逆,家长应当包容,积极疏导,使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最终,根据小季的犯罪情节、认罪表现,以及心理报告的意见,法院依法对其判处缓刑。

回访帮教 宣判并不代表结束 回访帮教助孩子改造

“现在还有已经在服刑的孩子给我写信。”作为一个刑事审判的法官,能够让被判刑的孩子服判,并把自己当成家人看待,赖琪法官心里很自豪,“其实他们在信中说的都是很琐碎的事情,比如这些天遇到的烦恼和趣事,自己家庭的变故,还有对未来的设想等等。”

之所以和服刑的未成年人建立这种信任的联系,和未审庭的回访帮教机制分不开,“并不是一个案子判完就没事了,我们也关注法庭之外,这些孩子在监狱中的改造。” 赖琪说。

小刚的母亲早年间过世,父亲放任不管。小刚成了一名“流浪少年”,经常在商场、火车站游荡,之后发展成盗窃、抢劫。

入狱服刑后,前来回访帮教的赖琪发现,小刚郁郁寡欢。通过和小刚以及管教的聊天,赖琪知道了小刚不开心的原因:自从入狱服刑以来,他的父亲从没来少管所看过他。

“是个可怜的孩子,我们把带来的富余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都给了小刚。”离开少管所,赖琪觉得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孩子心结只能通过父亲来解开。赖琪直奔昌平,小刚的父亲家。

“我发现孩子父亲再婚后,特别怕老婆,不敢来探视孩子。” 赖琪和小刚父亲说,“你作为父亲,是孩子世上唯一最亲的人,你从不去看他,你知道他多想你吗?”
走出法庭,穿过监狱,来到服刑人员家里的回访帮教起到了作用,小刚最终见到了自己父亲。“虽然这已经不是我们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但看到小刚好的改变,我们心里踏实高兴。”

据记者了解,近8年,先后有7名未成年犯主动到一中院探望他们曾经的主审法官,汇报他们的工作情况,并感谢法官给予他们的帮助和教育。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宇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