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人文

《诚忠堂》热播,除创办六必居,晋商对北京还有何影响?

2018-08-01 09:39 编辑:TF2018 来源:北京晚报

央视近日播映的电视剧《诚忠堂》,使人们对晋人晋商辉煌与悲怆的往事又有了新的了解。殊不知,晋人晋商对北京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亦是有极其特殊的作用,在北京历史上也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至今人们还在念念不忘……

京城老字号六必居  摄:张风

(一)

北京在历史上是移民城市,自古至今外来人口的比例很大,他们的存在使北京城市人口多源化,形成了与原住民难以割舍的鱼水关系,而且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据学者粗略估计乃至民国初,北京人口的构成是1/5系山东人,1/5是山西人,2/5是本地土著,1/5是其他各省籍的人。当然,这只是粗略的计算,但基本事实是准确的。

北京的山西人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初期,“大槐树”下大规模移民已众所周知,其中不少移民都来到了北京。元末明初之际,因兵火之乱,北京地区地广人稀,大批移民填补了这个空隙,京郊许多称“营”的村落不少都与山西移民有关,晚报已做过介绍,本文不再重复。移在郊区的山西人以务农为主,他们的辛勤使昔日的“苦海幽州”变成了富饶的农业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北京地区是游牧地区和交锋战场,农业不是很发达,只是在明代以来农业才真正形成规模,为后来的农业经济发展打下了殷实的基础。

从“大槐树”涌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像山西的“二白”——小麦、棉花,开始在京郊广泛播种,让北京从而走向了彻底的农业文明。伴随农业文明的发展,晋商也进入北京,他们为北京的繁荣和市民的生活增添了活力。

(二)

《旧都百话》云:“旧都的工商两界,数百年来几乎都是山东人和山西人的势力……买卖则以山西人较盛”,山西人以“商机敏锐,有商略,团结心强”控制着北京的钱庄、票号、炉房、当铺等行业,其中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油盐店,山西人占了主导地位。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历史上北京的“米”即粮食行业是山东人经营的传统行业;而“茶”则是由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江南诸省籍掌控。其他的则是山西晋商的“一统天下”。北京的油盐店(副食店)众多,几乎每条胡同都有一两个,开在胡同内称小铺、杂货铺,开到街面上则称油盐店了。油盐店本身又分油柜、杂货柜、鲜菜床子三部分,大的油盐店后院还设油坊、糖房和酱园,酱园自行酿造酱、醋、腌制酱菜。再大的油盐店与粮店合营,由于粮店业被山东人所垄断,清中期后油盐店就不经营米面杂粮了。

晋商会做买卖,对同行、对顾客讲信用,标榜“以义为利”,强调“和气生财”,在经营中做到“童叟无欺”、薄利多销。像营业至今的六必居酱园最初就是山西临汾杜村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三人开的小油盐店发展起来,如今已是驰名京华的老字号了。正如史料所云,油盐店所经营的“皆是市人日所必需之物,绝无因时局变迁淘汰之虞”,而且在买卖中“且无买主还价之事”,旱涝保收。据《1919年京师总商会众号一览表》统计,在当年加入“油行芝麻行商会”的商铺有32家;加入“油酒醋酱行商会”的商铺191家;加入“干果杂货行商会”的商铺150家,其中有70家加入了“干鲜果行商会”。这些行业均以晋人为主,至于小胡同里那些小杂货铺、小油盐店还不在其中。

山西晋商不只在油盐店等大展身手,他们还控制着金融业及当铺,1919年时,北京城内有加入商会的汇兑庄7所,所谓“汇兑”即“票号”,也称“汇号”,都是做银钱买卖的。正如《旧京琐记》所云:“汇兑庄亦曰票号,皆山西人,交游仕宦,最为阔绰。”光绪年间出版《朝市丛载》中,北京城区有“汇号”17家,其中就有山西最著名的票号日升昌。诸如大德通、大德恒等与乔家有关的票号在《老北京实用指南》上也榜上有名。日升昌开在“前门外草厂十条”。1919年的“钱业商会”有银号58家之多,操此业者多为晋人。在辛亥革命前,市面流通货币是银子,由此派生出炉房这个行业,1919年统计时,京城炉房有64家之多,自然与山西人有关。

当铺在清末民初之际,曾畸形发展,仅在1919年加入“当行商会”的就有72家。当铺是特殊行业,从业者除要有许多专业知识外,还要懂得市井民情,山西不少人因精于计算,认真存细,在这个行业大展宏图,给人们留下印象极深。当铺“救急不救穷”,它们“取息率在二分以上,钜值者亦得以减”,利润空间大,而且只赚不赔。在庚子之变时,一些人借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曾发生“贫民相率而抢质肆(当铺)”的事件。

(三)

北京有许多“老字号”,其中有许多驰名京华的就是山西晋商创办,除“六必居”外,还有多处。前门外的都一处烧麦馆,一直有乾隆曾“微服私访”和赠匾的传说故事流传。殊不知,此类故事只是商业噱头,并无历史依据,只能姑妄听之。据史料记载,都一处“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创办人姓李,原籍山西”,当时只是个没有字号的小酒铺,卖些烧酒、凉菜,并无烧麦可卖。它成为小饭馆卖烧麦是同治年间的事。正如竹枝词所吟“京都一处其传呼,休问名传实有无”。由此推断乾隆到李记小铺用餐只能是天方夜谭了。

在当年的鲜鱼口胡同内,曾有“黑猴儿帽店”,店以木制黑猴做广告牌,专门经营毡靴、毡帽、皮靴、皮帽及小百货。它的来历也是来自于民间传说,据说所谓黑猴是一种叫“墨猱”的猴子。店主为招俫生意故意编造了黑猴儿故事。黑猴儿帽店开业于明末,最早的店主是杨小泉,山西人,其子杨少泉子承父业,让黑猴儿帽店兴隆了一阵子。后来杨少泉的生意被田老泉挤了,田老泉的货来自于魁元恒,而魁元恒的掌柜是吴陶斋,他的祖先也是山西人,也是晋商。

北京通三益的秋梨膏遐迩华夏,其店名为“通三益干果海味店”,创始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据民俗学者王永斌考证,通三益的店主是“山西太谷人”,姓李。通三益卖的海味、干果与一般山西人开的店铺无异,只是他家卖的治咳嗽秋梨膏因是“宫廷秘方”所制,有很好的疗效和品质,一百多年来仍然在市场上畅销。

在东四路口南,有一家名叫恒和庆的“大酒缸”,是老北京有名的“二荤铺”,除卖烧酒、菜肴外,主营刀削面,店主自然来自山西。隆福寺街的灶温,是一家小饭馆,专营烂肉面和“小碗干炸”的炸酱面。名字就很温馨,其店也是山西人所开。上世纪50年代后,恒和庆一直开业,灶温在1949年前还曾营业。

山西人的“老字号”,除了经营吃穿物品外,也涉猎一些生活用品,如“王麻子刀剪铺”的创业者就是山西人,因姓王且脸上有麻点,故称为“王麻子”。王麻子的刀剪店开业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直到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才正式挂出“三代王麻子”招牌,并以“王麻子”做商业标志。因刀剪质好价低,有人竞相模仿,市场一度出现了“大王麻子”、“真正王麻子”、“汪麻子”等混水摸鱼的现象。

(四)

山西人在京经营的多,明清时代会馆也多,清代《都门汇纂》统计有33家,《朝市丛载》统计有36家,其中有些山西人在京的行业会馆还没有统计进去。如今,在西城三庙街还有“三晋会馆”遗址,现在是一个招待山西人的饭店了。在西板桥有一家山西人办的饭店,它的前身据说是阎锡山在北京的行营。

虎坊桥的晋阳饭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虽算不上“老字号”,但是北京最正统的山西饭馆,目前开了多家分号。至于10年前出现的“山西天镇蔬菜直销店”是山西人近年的大作。它在小街巷中开业,且又是绿色食品,新鲜价低,极为方便市民。

晋商在京经营,从不与外省及当地人争一日之短长,有些行业从不介入,如拉洋车、蹬三轮、当巡警和摆小摊等。北京人熟悉山西人,他们的一些亲戚或许就来自山西;他们没有喝过汾河的水,但吃过山西老陈醋;他们听不懂晋剧,但吃过大碗的刀削面。晋人晋商的故事,“老北京”和新生一代都是不陌生的。

(原标题:晋人晋商与北京)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