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专栏 > 公众号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来到河北塞罕坝

2018-08-13 19:29 编辑:TF010 来源:识政

清风拂过,青草地翻起层层绿浪,远处的白桦林郁郁葱葱、随风而动,绵绵细雨打在七星湖湖面上,激起阵阵涟漪……日前,北京、天津、河北三地100余名台籍青年来到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集体参加2018年京津冀台籍青年社会实践活动。

56年来,一代代塞罕坝机械林场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拼搏奉献,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强

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三地台联组织学员们亲身感受“中国绿色明珠”的璀璨光芒,感悟塞罕坝精神。一行人自河北省承德市出发,驱车200余公里来到风光如画的塞罕坝。宜人的气候、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风光,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王立军(右一)现场教学,讲解桦树生长特点

“你们如今看到的每一棵树都是塞罕坝人亲手栽种的。”塞罕坝林场林业科副科长王立军现场教学,为三地台籍青年讲述了塞罕坝“蜕变”背后的故事。

塞罕坝建场前的荒原

塞罕坝,蒙语原意为“美丽的高岭”。清朝晚期,国势渐衰,为弥补国库空虚,同治皇帝宣布开围垦荒。此后,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到解放前夕,塞罕坝从“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变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塞罕坝荒原上发现的一棵松,被称为“功勋树”

上世纪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为破解风沙南侵的困境,经过考察,国家拨出巨资,在河北北部开展大规模的防沙造林。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等荒漠化严重的地方筹建五个大型机械化林场,以弧线方式构筑一道保卫北京、造林固土的绿色屏障。

创业者住过的窝棚

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几乎一无所有。

工作人员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植树

“六女上坝、夫妻护林、书记魂归坝乡……”是一代代林场干部职工的真实工作生活写照。勇于担当的创业者们,用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写下了这百万亩绿色诗篇。

这张珍贵的照片,是当年在学校一个宿舍的姐妹。其中,上坝的有“六女”

“六女上坝”是一段佳话。1964年,来自河北承德市的女中学生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德荣、李如意、王桂珍六姐妹志愿来到塞罕坝林场,终身献身造林事业。在塞罕坝,她们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住的是仓库、马棚、窝棚、泥草房。一到冬天,嗷嗷叫的白毛风,吹到人身上刺骨地疼,最冷的时候零下40多度,人们的脸上、鼻子、耳朵、手和脚上都长了冻疮。陈彦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很单纯,没有想什么苦啊累啊的,只是想怎么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

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一座“望海楼”里,防火瞭望员刘军(左)在记录观测情况,齐淑艳在瞭望林场

塞罕坝林场最高的地方,叫大光顶子山,山上有一座望海楼,是守护森林的“眼睛”。刘军、齐淑艳夫妇俩守望望海楼已经十余载,他们十年如一日,瞭望、报告,瞭望、报告……冬天大雪封山,望海楼与世隔绝,有时几个月见不到一个人,寂寞难耐时,刘军和妻子就对着林子喊几声;没有水吃了,就化些冰雪;想儿子了,就去林子里看看那些树……这里冬季最冷时气温达零下四十多摄氏度,为了保证设备安全运转,他们连春节都在山上度过。

王尚海(左三)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问题

“坚强如钢的领导班子”让人肃然起敬。由于缺乏在高寒地区造林经验,头两年人们满怀希望种下的2000多亩落叶松,成活率还不到8%。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等首任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把家从承德、北京等城市搬到了塞罕坝。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场技术攻关组改进了“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改变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让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当年机械造林现场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56年来,一代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人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生态建设重任。塞罕坝林场的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充满了诗意

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提高到80%。塞罕坝林场的林木总蓄积量,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近30倍。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

塞罕坝三代人的青春和岁月,终于还清了人类百年间欠下的这笔生态账。无疑,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有力印证。

去年9月6日至22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先后奔赴贵州、江西、福建、山西、青海、内蒙古、江苏、北京等省(市、区)作巡讲报告,生动讲述塞罕坝创造人间奇迹的故事,宣讲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感染、感召着更多的人一起来珍爱绿色,守护家园。

如今,京津冀三地台籍青年学员们置身其中,亲眼见证了百万亩人造森林的波澜壮阔、郁郁葱葱。眼前的塞罕坝犹如一只奋飞的雄鹰,用两只巨大的翅膀牢牢扼守着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并与河北承德、张家口一带的防护林连成一体,筑起一道雄伟的绿色长城,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水源卫士”。

学员们深受震撼,纷纷表示,塞罕坝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令人敬佩。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永远铭记塞罕坝人对绿色发展做出的贡献。我们要弘扬塞罕坝精神,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据了解,三地台联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京津冀台籍青年社会实践活动”,参训台胞400余人次。参训学员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历次活动的各项内容,个人理论素养、思想认识、眼界视野、责任意识等方面均有所提升,收获了全方位的学习体验和实践锻炼。本届活动期间,三地台联组织学员们前往北京台湾会馆参加“雾峰林家的爱国主义传统“报告会,并参观《雾峰林家历史特展》,传承爱国爱乡的台胞初心;邀请专家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点评台海热点话题等。

 

 

来源:识政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