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人文 > 地理

揭秘食物起源和驯化:地理历史文化集合体

2015-01-10 14:51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5年1月10日讯,人类必须依靠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食物不仅仅只是食物,而是一个地理、历史和文化的集合体,也是“想象的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米在东亚文化圈中的地位,面包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玉米在美洲原住民文化中的地位—这些食物所指示的意涵,已经超出了维生层面。”对于大时代中的个体而言,食物以其样貌和味道表达了和这个世界的联结,成为承载记忆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一种乡愁。

9

澳洲龙虾是澳大利亚美食的突出代表。

 

食物的起源和驯化

 

人类必须依靠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在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不断增多并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膳食结构并不相同。

从史前时代到原始社会的漫长时期,没有农耕和畜牧,只有渔猎和采集。人们用极其简陋的木制、石制工具甚至徒手徒脚猎捕和采集各种食物,用于果腹充饥。所有食物最初都是生食。《礼记·礼运》曰:“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至迟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20万或30万年至5万年),人类掌握了用火,从最初的只是利用、保存天然火(比如自燃火、雷电起火、火山火、熔岩火等)慢慢发展到能人工生火。《韩非子·五蠹》记下了有关的传说:“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恩格斯推测,“他们大概在十万年前就发现了摩擦取火”。火的使用使人类开始支配自然力,对熟食、取暖、防御野兽袭击、照明等都有重大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火的使用是一种新的有决定意义的进步,用火生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的胜利”。从此,人类的食物从生吃慢慢过渡到熟食(可生吃的水果干果等除外)。而熟食对人类体质增强和智力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人类也渐渐与动物界彻底分离。

在距今约1.5万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和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慢慢萌发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人类最初把猎捕到的、暂时吃不了的动物关进圈栏;或把已明显怀孕的雌性动物暂时留下来。这就产生了最早的饲养,之后慢慢发展形成畜牧饲养业。在中石器时代,人类已开始驯养绵羊和狗,到新石器时代,猪、山羊、牛等动物也先后成了饲养的主要家畜。有了畜牧饲养业,人类的食物来源较之渔猎采集多了许多保障。

农业的萌发大概要比畜牧业稍晚。在漫长的采集生活中,人类识别和选择了许多可供食用的植物,如大麦、小麦(产面粉)、稻(大米)、粟(小米)、甘薯、玉米等等。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世代相传的经验,人类渐渐发明了农业。人类先是有意保留保护某些野生成年植物,给它们除草、浇水、驱赶危害它们的或来争食的动物、鸟类,以便能多采集其果实籽粒;然后进步到照顾那些因种子自然掉在地里而长出幼芽幼苗的食用植物,让它们自由长大,以便采集;最后才过渡到把采集到的果实籽实留一部分当种子,进行播种。同时,人类为了饲养已有的正在家化的动物,也需要割草打草,准备青草饲料,于是便有意保留青草等植物并设法促其生长……渐渐地,人类最终掌握了食用饲用植物的生长规律,摸索学会了栽培方法。原始农业就这样从采集经济活动中慢慢产生了。有了农业,人类的食物供应便有了更多更大的保障,人类的人口数量也明显地逐渐增多了。

 

不同的饮食文化圈

 

有了农业,也就有了作物。由于地理因素的不同,世界各地的宜驯化宜农的野生植物的分布也有所不同,因此具体作物的驯化、栽培、起源的地区也各不相同。大体说来,在原始农业阶段,西半球美洲以玉米、马铃薯、甘薯、木薯为主;东半球的东亚、南亚以小米(粟)、大米(稻)为主,西亚、北非、南欧以小麦、大麦(面粉)为主,黑非洲以高粱、龙爪稷、山药为主,大洋洲以薯蓣、西谷米、面包树、椰子为主。

日本学者星川亲清把原始社会的原始半原始农业归并为四大农耕文化圈,即地中海农耕文化圈,以小麦、大麦、蔓菁、豌豆等作物为主;黑非洲热带深草原农耕文化圈,以豇豆、芝麻等为主;东南亚的根栽农耕文化圈,以薯蓣、芋类、香蕉、甘蔗为主;新大陆农耕文化圈,以马铃薯、菜豆、南瓜、玉米、甘薯为主。农业的发生和初步发展使人类的植物食物结构在各地区有了差别,甚至是比较大的差别。

在最古老的文明中,先后涌现了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埃及、印度、中国、希腊这五大文明区域。这些区域的食物结构也就依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的特点。

在粮食方面,中国以粟(小米)、稻(大米)、大豆等为主,印度以稻米为主,两河以小麦(面粉)为主,埃及以各种麦类为主,希腊(含以后的罗马)以麦类为主。到了公元5世纪,世界各地次第步入了中世纪时代。在中世纪的传统农牧业阶段,粮食和其他作物的生产、畜牧业(含渔业)的生产形成了主产区和主食圈。

据日本《食物的世界地图》一书分类,主要有西半球美洲的玉米和根茎类饮食文化圈,中亚、西亚、小亚、北非、欧洲的麦食文化圈,中国、印度、日本、东南亚的大米饮食文化圈,黑非洲的杂粮文化圈;中国极北部、欧亚大陆中部西部南部、非洲北部东部、非洲最南部的畜牧地区(一般兼农业);非洲南部局部、中西部局部、大洋洲大部、亚洲极北部、亚洲最北部北冰洋沿岸、北美洲、南美洲最南部的狩猎地区。

此外,在副食和调味方面,还形成了中南半岛、东南亚、中国南部、日本、朝鲜和部分地中海地区的爱吃鱼类圈,印度、南亚、东南亚的主产和爱吃香料圈,中东、近东的喜食香料圈,太平洋北部、印度洋北部的喜食椰子圈等等。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