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新闻 > 娱乐

“中美电影创意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外电影人齐聚一堂

2016-07-25 13:47 编辑:admin 来源:网络

2016年7月25日讯,由华策集团与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联合主办的“创新改变世界:中美电影创意研讨论坛”在京举办,著名编剧、系列电影《尖峰时刻》的创作者罗斯·拉玛那现场分享了他在电影IP系列化开发中的经验。他特别强调国际化影片在创作过程中寻求文化共性的重要性,“抓住共性,可以超越文化的隔阂和差异,引起共鸣,触及到更多的人群。”

zhongwai_副本

图为《中美电影创意研讨会》现场

一开场,罗斯·拉玛那就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常常被派拉蒙、华纳兄弟这样的大公司欠薪。因为自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电影业就开始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不得不向国际市场寻求投资。其中,中国就成为好莱坞最看重的市场,因为中国的票房规模已经相当惊人且持续增长。“过去美国电影的票房80%来自国内,只有20%来自国外,现在情况完全发生了反转。”在这种情况下,特效大片越来越受到好莱坞投资人的青睐,因为这类影片更让观众有足够的理由走进电影院观看,而不是在家里看DVD。也正因为如此,所谓的大IP影片不停地在拍续集,而独立影片和艺术影片的空间越来越小。

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越来越倚重国际市场,这些都让美国编剧们在讲故事时不得不考虑文化的多元性问题。罗斯·拉玛那举例说,成龙主演的《尖峰时刻》系列电影之所以大卖,正是依赖于文化的差异性,东西方看待问题的视角可能完全不同,这恰恰成为影片的亮点。但他认为,作为编剧更应该关注的是人类的共性,“比如哪些事对哪些人是有意义的,哪些事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发现人类的共性的话,银幕上的人长什么样,说什么样的语言,或者场景是什么,都不是很重要。”

在他看来,其实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性并没有那么大,反而人们看待世界的观点和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时候是非常类似的。因此编剧在写剧本时,并不需要过多地考虑观众们的想法,而是首先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因为很可能对你重要的东西,也是其他人所看重的东西。比方说死亡、爱情、救赎、复仇,这些题材是永恒的。”

他也坦言,《尖峰时刻》系列在拍到第三部时就不太成功了,这可能是源于系列电影的审美疲劳。事实上,很多好莱坞电影也不是在一开始就策划要拍成系列,而是根据第一部的市场反应来进行考量。所以,作为职业编剧,罗斯·拉玛那在写作时总是习惯留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他也建议中国编剧,“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后路给堵了,永远要给自己留一个未来故事发展的余地。”

这几年中国电影刮起了一阵改编风潮,很多热门小说纷纷被搬上大银幕。但往往其电影版会被书迷们吐槽,甚至还出现了像《九层妖塔》这样因为改编过大而被原著作者告上法院的情况。对此,罗斯·拉玛那认为,对电影人来说,第一要务是拍一部精彩的电影,而非忠实原著。“只要是体现出书的精神,做适当的改编我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像《哈利·波特》的编剧做得就非常好,能够把厚厚一本书浓缩到两个小时的容量当中,而且依然能够抓住故事的精髓。”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记者 李俐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