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新视觉 > 深读 > 观点

家庭医生 用“固定性”解决“固定病”

2016-07-07 11:58 编辑:TF003 来源:网络

2016年7月7日讯,挂号不用摸黑早起、看病无需大排长龙。医院就在家门口,医生护士像朋友……这一美好构想,正是北京大力推进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自2010年起,北京在全国率先提出该项举措。此后思路不断调整,“家庭医生”于探索中发展至今,已形成不少有价值的良性路径,也存在着一直横亘的未解难题。

家庭医生副本
插图:宋溪

体验:态度好、不排队、贴心便利

上周五一早,家住广泉小区的章女士来到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有高血压的她,每月一次的检查已经成为了生活习惯。因为提前预约了家庭医生周政新,章女士从刷卡拿号到进屋看病连五分钟都没用。

“您现在的状况挺好的,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就行。”诊疗过后,周医生向章女士嘱咐着,并跟她约了月底的下一次会面。

“这儿不排队,而且医生护士都特别负责,不是赶紧看完打发你走的那种。”回忆起以往在大医院看病,辛苦排上几小时队,两三分钟就出来,被朋友推荐到社区医院的章女士仿佛发现了一片新天地。

此外,社区医院的种种细节也令章女士赞不绝口。“每次预约前一天,护士都会打电话提醒我,到这儿看我走路不方便还会过来扶一把。”一次章女士不小心摔折了手腕,因为社区医院没有骨科,她去了别的医院看病。再到社区医院时,周医生见到她手腕的情况,嘱咐她拿片子过来帮着看看。这种“本职工作”外的关心让章女士倍受感动,“我家附近能有这样一个医院,我觉得特别幸运。”

和章女士类似,西罗园社区的居民们也深感于社区医院的贴心便利。上午十点半,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诊区外,叫号系统显示,5位当天值班的全科医生已经看了100多个病人。但候诊区却只有个位数的患者在等候,秩序井然。下午一时许,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当天病人总量更是达到233名。但候诊区却几乎没人,全然不见三甲医院般走廊、候诊区甚至医生诊室内挤满了患者的喧杂。这种舒适的就诊过程,便是得益于签约家庭医生后独有的运作体系。

核心:签约留档、随访更新、获取连续性

作为章女士的家庭医生,除了预约看病,周政新还要每隔三个月给她做一次详细的面对面随访,跟踪其信息、健康、用药等情况。自两年前章女士签约起,这项服务就一直持续着。先签约并留下档案,再通过随访不断更新完善,这是家庭医生得以发挥作用最为核心的基础。

家庭医生签约有怎样的流程,能享受到哪些服务?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王颖介绍,因为人力有限,对于来就诊而尚未签约的病人,医生都要先进行筛选。“倾向选择老年人、慢病患者、经常开药的人群。如果对方有意愿,就让他去护士那儿建立档案并签约。”

签约后,这位患者的档案自动进入医院系统,可以根据各种关键词分类调阅。滑动屏幕,王颖随机点开一位71岁老人的档案。上面有其详细的家庭信息、病情描述、历次就诊记录。“每个季度还要对他随访,更新这些内容。”一年终了,签约患者可以得到一份健康评估报告,有各个指标的变化,以及下一年度的治疗建议和关注重点。

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看来,签约最大的意义就是为诊疗带来连续性。“患者这次看完,再给他约好下次。时间长了,患者的病情医生都很了解。档案时时跟踪,打开电脑一目了然。不用每次重新采集病史、查体、化验。不像一些大医院,来的病人都是‘一次性’的,医生提心吊胆,难免过度检查,否则万一有什么事谁担得起?”

此外,吴浩表示,人们传统印象中往往认为社区医生业务水平不够,但社区集中的慢性病常见病种类其实并不多,“总看几类病种,业务怎么会不行呢?家庭医生要管病人,用固定性解决固定病。”当然,若遇到不熟悉的病情,家庭医生没有能力为签约患者做出诊断,就会安排转诊。“我们跟天坛医院之间有个绿色通道,可以直接在系统里给患者远程预约,转给专科医生去看。”

转诊的情况并不常见,每位医生每月也就转两三位。天坛医院诊治完,会将结果传回至方庄中心,相当于专科医生给全科医生的建议参考,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改革:创新分时段就诊,以知晓率取代签约率

如今家庭医生模式运行较好的几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前也并非一帆风顺。被视作先行者的方庄中心,为了让患者真正体验到签约后预约看病的便利,下了不少功夫。

吴浩回忆,方庄中心全科门诊一共9位医生,每天有5人出诊,门诊量达四五百人。起初病人来了之后都挤在走廊,甚至进入医生诊室围在旁边。环境喧闹,等待时间长,也干扰医生工作。

2013年5月,中心逐步启动叫号系统并封闭全科诊区。“把一天分成上下午各2个,总计4个时段,每个时段1.5小时,预约的时候具体到某天某个时段。”吴浩笑言,这种设计考虑到了地方特色。“香港每15分钟划为一个时段,但对我们百姓来说有些过于精确。我们规定你在自己这1.5小时内来都可以,这样大家自然就错开了,基本不用排队,排的话也只排个几分钟。”

由于方庄中心签约患者占到日常门诊的80%以上,当人们习惯了分时段就诊后,医院秩序变得非常好,且候诊区往往见不到几个患者,这种极具创造性的办法也复制到了西罗园等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说到下大力气让患者“立等可治”,吴浩还略带“委屈”地提及一个误会。曾有不了解情况的报道称,方庄作为全国最好的社区卫生中心却“门可罗雀”,用以表达社区医院得不到百姓信任。“我们年门诊量不含公共卫生类的就43万了,没人等不代表病人少啊!”

作为一项新鲜事物,家庭医生在推行过程中也走过弯路。曾有声音称,北京的家庭医生模式只追求比例,服务“成色”不足,在玩“数字游戏”。

“没错,之前可以这么说”,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杨云山坦言,西罗园中心2011年就在做档案,建了八万多份。2014年系统升级,整理旧有档案时,重建了一万多份。“怎么理解呢?过去为了完成任务,档案有活的有死的,不止我们,很多中心都一样。后来保证建一个活一个,知晓率达到100%。”

“刚开始怕基层不去做,会有一些相应的指标。后来发现不扎实,就进行了调整。”方庄中心护士长王颖回忆,2014年市里表示不再考核签约率,而替代以知晓率。“让老百姓知道,引导他们跟医生建立联系。我们现在签了3万多人,而且不再是机械性地上涨。”

障碍:人手紧缺,收入与付出不相匹配

在东花市社区,周政新手中像章女士这样的签约患者有接近两千名。工作强度大,经常需要加班。“很多医生不愿意来基层,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收入也不尽如人意。”周医生坦言,基层医生身上广泛存在着收入与付出不相匹配的状况。

待遇低,从而导致人手紧张,这几乎是所有社区中心推广实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时最大的障碍。“业务上的问题能解决,人才的问题很难。”杨云山表示,西罗园辖区面积不大,人口却十分密集。“按比例,配备的医生护士都是非常紧缺的,每年招人特别费劲。现在多了家庭医生服务,要做随访,以后还说要上门,如果不进人的话,肯定是管不过来的。”

“有一点应该明晰,我们目前只能提供家庭医生式的服务,核心在于看病找固定的医生。而‘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不是上门服务。”吴浩表示,对现阶段家庭医生政策上宣称可以提供的服务项目,自己并不完全认可。“比如说上门服务,医生每人每天门诊量在70人左右,上门一天只能看6-8个病人,剩下那62个病人谁看?包括24小时咨询电话,我们也不提倡,医生不需要休息吗?推广普及的愿望是好的,但不应该为了吸引百姓签约,去宣传、列举、许诺不切实际的项目。”

未来,家庭医生或许会提供更丰富深入的服务,但需要增加人手,归根结底还是要提高待遇。“我们员工数从2007年158人减到现在的142人,年门诊量从10万增加到40万,收入从两千万增加到1.3个亿,员工工资却还没增加一倍。”吴浩划开手机,翻出一条某科长发给他的短信,通知说此前要来的两个新人决定不来了。“今年没招到人,主要就是待遇,我们跟三甲医院大概是5倍的差距。”吴浩感慨,社区机构绩效工资的封顶线太低,“基层接不住是假的,不愿意干是真的,封顶线定成三甲医院的平均工资线也行啊。”

来源:北京晚报 北晚新视觉网 主笔:魏婧 莫凡

相关阅读

北晚新视觉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北晚新视觉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北晚新视觉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北晚新视觉网或北京晚报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takefoto@vip.sina.com。